本病具波動性,即一次發作后癥狀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后緩解,經過一段時間可再復發。然而,每次復發可遺留一定程度的功能缺損,總趨勢是病情逐漸惡化。本病預后一般不很壞,起病后平均存活期為25-30年。
腦白質萎縮
MRI顯示腦白質萎縮是遺傳性多發腦梗死性癡呆的臨床診斷的癥狀。
腦白質偏少
腦白質偏少是腦白質營養不良的一個表現。
腦白質稀疏
腦白質稀疏好發于50歲以上者,常見于癡呆及腦血管患者。CT特征表現為雙側腦白質對稱性低密度灶,或并發腦梗塞、腦出血及腦萎縮。
家庭治療及護理措施
1、治療與服藥
本病的治療宜盡早進行,從而控制病情惡化,減少復發。常用的藥物有強的松,促腎上腺素,地塞米松,甲基強的松龍等。由醫生根據病情,治療反應和經濟狀況而選用藥物。
2、避免誘因
外傷,勞累,激動,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感染等均可誘發病情加重及復發,應力求避免。妊娠可加快病情惡化,故女性在一次發作后至少兩年內應避免妊娠。
3、急性發作期或復發期
(1)臥床休息,以利病情緩解;
(2)給予癱瘓肢體適當的被動運動,以防關節僵硬及疼痛;
(3)晚期臥床病人應給予勤翻身及皮膚護理。
4、復查
病人應定期到醫院復查,了解病情有無發展,以便給予信應的處理。
結語: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腦白質脫髓鞘改變的原因的全部內容,相信大家在看完全文之后,已經了解了腦白質脫髓鞘改變都有哪些原因了吧,患者應該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避免給身體帶來嚴重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