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否聽說過腔隙性腦梗死呢,知道這個疾病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嗎,知道多發腔隙性腦梗死又是怎么回事嗎,腦梗死要怎么辦才好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腔隙性腦梗死吧。
腔隙性腦梗死也就是指我們的大腦半球或者是我們的腦干深部的動脈,出現了病變,導致管腔內部發生了堵塞,造成了梗死的情況出現。
常見的發病部位有殼核、尾狀核、內囊、丘腦及腦橋等。在這些部位的動脈多是一些稱為深穿支的細小動脈,它們實際上是腦動脈的末梢支,又稱終末支。
由于深穿支動脈供血范圍有限,所以單一支的阻塞只引起很小范圍腦組織的缺血壞死,即形成所謂的腔隙。腔隙性腦梗死為直徑0。2~15毫米的囊性病灶,呈多發性,小梗死灶僅稍大于血管管徑。壞死組織被吸收后,可殘留小囊腔。
指導意見
可以做高壓氧的治療方法,這樣的治療方法對于促進神經細胞功能的恢復有著不錯的效果。
1、控制顱內壓,降低腦水腫,防止腦疝形成,促進病變腦組織功能恢復。可及時給予高滲脫水劑,利尿劑和激素等治療。亦可酌情給予腦細胞活化劑。脫水劑的應用時間,應視病情而定,一般經過1~2周治療后,若病人意識障礙消失,顱內壓已恢復正常,可給予血管擴張劑及活血化瘀藥物。
2、血管擴張藥及活血化瘀藥物的應用,一定要掌握用藥時機,不能盲目使用,不能使用過早,否則,將會產生“盜血綜合征”,使病情加重。同時我們還應注意控制血壓,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預防和治療并發癥等綜合治療。
3、高壓氧治療經實踐證明對治療腦梗死效果很好,可以大大降低腦梗塞的病殘率。宜于早期應用,每日一次,10次為1療程,每次吸氧時間90~110分鐘,必須在密閉加壓艙進行,受條件限制。
4、對于昏迷的腦梗死患者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要保持病人的呼吸通暢,并且要及時的吸痰,常翻身拍背,要多幫助患者活動四肢。
腦梗死是由于腦組織受損嚴重,急性期的死亡率為5%-15%。存活的患者中,致殘率約為50%。而預后決定于梗死的部位,范圍大小及合并癥或并發癥的輕重等諸因素。一般而言,預后相對較差。
腔隙性腦梗死的檢查方式
如果老年人患了腔隙性腦梗死怎么辦,首先我們要做哪些檢查工作,醫院有哪些檢查方式,秉著對老年人患者負責的態度,小編為您整理以下幾種檢查方式供您選擇。
1、腦電圖
血管性癡呆病人腦電圖基本表現為彌漫性低波幅慢波,即以廣泛的θ或δ波為背景,呈現明顯局灶性或不對稱性慢波。少數病例有周期性尖慢波融合。
腦電圖改變不能區分血管性癡呆的類型。腔隙性腦梗死病灶的大小與腦電圖的異常率有關,如病灶為1。5~3mm者45%有異常,如小于1。5mm則65%腦電圖正常。
2、腦血流圖及多普勒超聲檢查
腦血流圖改變主要是血管壁彈性及血流量下降,異常率很高。經顱多普勒超聲檢查不僅能準確測定血管狹窄的程度,而且可以動態探察血栓的大小、多少及流動狀態。
3、頭顱CT掃描
臨床表現為腔隙性腦梗死的患者,CT見有腔隙性梗死灶者占66%~76%。CT對幕上>5mm的腔隙病灶易于發現,而對<5mm或位于腦干的病灶常難以檢出。據報道單純運動性輕偏癱綜合征者,病后36h檢查陽性率高達97%。一般病后10天左右更易出現陽性改變。
(1)非增強掃描
病灶主要位于基底節區、丘腦、內囊、腦干或放射冠、側腦室旁,呈圓形或橢圓形低密度灶,邊界清楚、直徑2~20mm,占位效應輕,一般僅為相鄰腦室受壓,多無中線結構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