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一:喝高級茶更有利健康
有些人認為,從營養保健的角度考慮,喝高級綠茶和細嫩名優茶更有利于人體健康。其實,所謂的“高檔茶”在營養成分上與“大眾”茶沒有什么大區別。
“高檔”不一定代表工藝先進。人們常說的“粗茶淡飯”,“淡飯”是指不吃過于油膩的食品,營養不要過多,“粗茶”不是指質量低劣的茶,而代表茶的一種“大眾化消費”傾向,只要品質有保證。
誤區二:多喝茶引起水分流失
有人以為,茶葉有利尿功能,所以喝茶的時候要控制一天之內的飲用量,否則會引起身體里面的水分流失。
專家認為,中國傳統的關于“茶葉利尿”的說法并沒有科學依據;相反,茶里面含有的珍稀礦物質是礦泉水、純凈水無法提供的,所含有的一些金屬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反而有助于細胞儲水,有利于保持身體水分,“保健”、“保濕”兩不誤。
誤區三:所有人都可以多喝茶
茶葉中含有氨基酸、茶多酚、維生素、脂肪酸、蛋白質等多種成分,能起提神解乏、生津止渴、除脂解膩等保健作用。
孕婦和兒童飲茶量應適當減少。辦公室一族對著電腦時間久,應該多喝茶,可以在辦公室里放一盒袋泡茶,隨時隨地就能享有健康。
體力勞動量大、體能消耗多、進食量也大的人,尤其在高溫環境,或接觸有毒物質較多的人,以及食油膩食物較多、煙酒量大的人,可適當增加茶葉用量。
腸胃不好者健康飲茶的要三看
茶作為傳統健康飲品,怎么喝,還是很有講究的。健康飲茶要“三看”。
一看時間
早起適合喝紅茶,因為其屬于發酵茶,性質溫和,不會刺激尚未蘇醒的身體;白天適合喝綠茶,有助提神醒腦;晚飯后則首推烏龍茶,既有助消食,又不會影響晚上的睡眠。
二看地域
有關專家提倡按地域喝茶,因為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般來說,本地產什么茶就喝什么茶。比如廣東、福建人多喝烏龍茶;少數民族地區則喜喝磚茶。
三看體質
比如體熱的人適合綠茶,腸胃不好好選發酵茶。如春天易上火,就喝綠茶;心情不好時則飲花茶,疏肝調氣;舌苔厚、肚子脹、消化不太好時則泡一杯烏龍或者安溪鐵觀音這類半發酵茶,以助祛濕。
美顏——紅茶配玫瑰花
紅茶總是適合體寒的女人們,放一包袋茶在辦公室抽屜里,方便隨時沖泡,一點不麻煩。如果再放幾朵玫瑰花,一杯芳香又養顏的茶飲就OK了。另外,在玫瑰紅茶中放入適量蜂蜜或冰糖調味,還可舒肝解郁,放松心情。
滋補——參芪茶
如果你體質虛寒很容易感冒,那么可以在OFFICE下午茶時間里沖泡一杯參芪紅棗茶。用黃芪、紅棗、黨參各三錢,泡茶當水喝。
這款茶尤其適合體質虛弱、畏寒的女性。另外,桂圓、枸杞、紅棗用沸水沖泡,也可以制成香甜濃郁、令人愛不釋手的溫補茶飲,適合在月經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