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要發力運勁體現“根在腳、勁于腿、主宰腰、形于手”的特點。
三是要求練就內氣發于丹田,后撐命門,鼓蕩腹腰,以意導氣,以氣催行,以腰為軸,左右旋轉,兩腎抽換,通任督脈,遍帶沖脈,達于四梢,氣遍身軀,歸于丹田。
四是必須把練勁和練氣相結合,不要單純手腳動,而是不動則矣,一動全身動,打出太極昧。
五是心要靜,心不靜,就會把太極拳練成“太極操”。陳鑫云:“心中一物無所著,一念無所思,穆穆皇皇,渾然如大混沌無極景象,故其形無可名,名之日無極,象形也”。
這闡明了要練好太極拳,則必須在練拳之前排除一切雜念,心平氣和。打拳時,不要東張西望,看這看那,想這想那,心不在焉。心靜才能寧神,寧神才能專注,打出意境。
六是注意呼吸,太極拳是用逆腹式呼吸。吸氣時小腹內收,呼氣時小腹自然放松隆起,必要時發出“哼、哈”之聲,與套路動作配合。不然,有可能起到負面效果,對身體健康造成不利。
太極拳養生功效
一、益于中醫疾病
對關節炎、骨質疏松、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冠狀動脈硬化有一定療效。
二、改善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的作用是調節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動、保持人體內部的完整統一,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需要。
太極拳運動是通過意念和呼吸及動作三者相結合,完善大腦神經細胞,使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得到平衡,修復神經系統。
三、加強大腦的調節能力
練習太極拳要求心靜,注意力集中,并且講究用意,這對大腦活動有良好的訓練作用。練習太極拳,動作需要完整一氣,由眼神到上肢、軀干、下肢,上下協調毫不紊亂,前后連貫,綿綿不斷,需要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加強了大腦的調節能力。
四、促進血液循環,增大肺活量
練習太極拳時,隨著機體的運動,加強了血液及淋巴的循環,減少了體內的淤血現象。練習時要求氣沉丹田,由于呼吸的加深,從而促進了冠脈循環,加強了心肌的營養。
五、具有健美作用
太極拳的頂懸、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腹開胯、斂臀等身法要求,加上在練習時的腰部旋轉,使練習者的全身肌肉得到充分鍛煉,保持良好的體型。
長期堅持練習太極拳能保持完美的身材,特別是愛美的女士,太極拳是一項純天然的減肥運動,沒有任何副作用,是減肥的佳產品。
六、提高人的平衡能力,防止骨質疏松
練習太極拳時,常常一條腿支撐了全身的重量,腿部受力增加,骨質的含鈣量也會增加,骨骼就變得很堅固了。
七、增強心臟功能,改善循環系統,擴大肺活量
心臟病是世界第一號殺手,目前西醫對這種疾病還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練習太極拳能預防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