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右手推碾對方到我的右腳上方時,我塌掌根變順纏放松,使勁用到十分滿足,碾搓對方胸部,同時右膝扣擊對方膝蓋致其倒地。這時內氣達于小指掌側掌根,胸微左轉、左臀左胯螺旋下沉與右掌下塌碾推相對應,呼氣下沉丹田變放松,此時略微一停,但所停者只是外形放松的一瞬間,其內勁內氣實未停止。
右腿弓步,小腿垂直地面,腳尖45度斜向右外;左腿蹬步,腳尖垂直扣向正前,襠撐圓。過程之中,心與意、氣與力、筋與骨合上了;定勢時,右手與右足、右肘與右膝、右肩與右胯也合上了。全過程心領意隨,四肢百骸皆聽其令,內外三合各就各位,剛柔相濟,陰陽對稱,拳架中規中矩。
太極拳理論家陳鑫在《陳氏太極拳圖說》中論述道:“天地間人為萬物之靈,而心又為五官百骸之靈。故心為一身之主。心一動,而五官百骸皆聽命焉。官骸不循規矩者,非官骸之過,實心之過也。”
太極拳拳架標準
一、外形
檢查一個學員的太極功夫如何,首先從外形看起,外形動作是否規矩。包括以下幾方面。
1、身法是否端正,美觀。上身端正,頂勁用意上領,松肩沉肘,內氣下沉,重心穩定。
學習太極拳首先要保持身正,要做到不偏不倚,這樣才能保證呼吸均勻,不會出現氣喘吁吁的現象。
2、拳式轉換,每個動作的起點、落點、運行路線、角度、方位變化是否正確,是否以腰為軸進行轉換。
3、手型手法,手型是否柔和,手法是否圓活,動作是否到位。
4、步型步法,步型是否正確,步法是否輕靈,落步是否穩健,方向、角度是否正確,是否能做到邁腿松胯。
在練太極拳腳上功夫的時候,要注重虛實轉換,搞清虛實的對稱關系,做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
5、重心是否在變化時保持穩定,特別是在轉身、蹬腳等動作中是否穩定。
6、眼神是否隨身而動。
7、放松是否能在練拳時做到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