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太極拳防治高血壓有著廣闊的前景,尤其中醫強調治未病思想,在應用太極拳方法防治高血壓中得到充分體現。
太極拳防治高血壓適用于高血壓易感人群和臨界高血壓及1級高血壓患者;而血壓持續在200/120 mmHg以上,或伴有腦和腎臟并發癥,有心力衰竭、心房顫動、嚴重心律不齊、心動過速、心絞痛等癥狀。
輕度運動后血壓明顯升高的高血壓病人不適合練太極拳;同時太極拳的降壓效果具有可逆性,如果停止鍛煉,訓練效果可以在2周內完全消失,因此要求患者要持之以恒,只有堅持長期鍛煉,才能達到滿意的降壓效果。
預防疾病、健身太極拳效果好
如果你認為太極是屬于老爺爺、老奶奶的健身方式,如果你還認為太極是男性專屬的領域,那你可就太落伍了。
太極拳是我國傳統的健身運動項目,具有健身和延年益壽的功效,對防治慢性疾病有較好的效果,太極拳雖然動作舒緩柔和,但實為靜中有動,柔中帶剛,遲緩中含有爆發,靈活中藏有力量,因而能大大強化中老年人的雙腿能力和自穩力。
很多老年人怕的是摔跤,然后會骨折,老年人一骨折還不容易好,或者也會中風,這些都是很容易讓老年人痛苦的事情。
經常參加太極拳練習,可以防止摔倒,防止骨折,令人延年益壽。而且,常練太極拳還有助于心腦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的健康,這大概也是太極拳深受歡迎的重要原因。因此,是非常適合于中老年人的一種鍛煉項目。
首先,打太極拳時全神貫注,注意力高度集中。眼隨手轉,步隨身換,動作圓滑、連貫、穩健、協調,動中取靜,有利于大腦的休息;其次,有助于延緩肌力衰退,保持和改善關節的靈活性。
第三,太極拳動作緩慢柔和,柔中有剛,肌肉有節奏地舒縮,對調節大腦皮質和自主神經系統功能具有獨特的作用;第四,可治療多種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神經衰弱、潰瘍病、肺結核、肝炎恢復期、骨關節病等,具有祛病延年的功效。
練拳要選在地面平坦、環境幽靜、空氣新鮮的室外或室內進行,好在清晨或傍晚鍛煉。清晨練拳可使身體各器官活動起來,為進入工作和生活做好準備;傍晚練拳有助于消除疲勞。
練拳前要做好準備活動,打太極拳時要調整好呼吸,做動作時呼吸要穩定深長,有利于鍛煉呼吸肌和增進食欲。根據個人的體力來調節練拳時間、次數、架子高低和動作快慢,好是每日早、晚各練1次,每次10-15分鐘。
雖然,太極拳運動強度小,動作慢,但標準的動作是保持半蹲位,身體重心較低。中老年人的動作太標準,會使膝關節的負荷過大,引起關節軟骨軟化癥、滑膜炎、脂肪墊炎等關節炎,重者可引起骨質增生,影響鍛煉和日常生活。
所以打太極拳時,應“偷點兒懶”,提高身體重心,保持直立位運動。這樣,可減少膝關節負荷,減少疾病發生。
結語:綜上所述,練習太極拳對降血壓有一定的功效,太極拳的養生作用還在進一步的研究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練太極拳可以達到延年益壽的作用。練習太極拳的人面色紅潤,而且個個身體都倍兒棒,對現代人養生有很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