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高血壓的人群越來越趨于年輕化,太極拳教程也像高血壓一樣,被人們定位在老年人身上。其實不然,年輕人通過練習太極拳教學能達到修身養(yǎng)性、防治百病的效果,下面我們先學習一下32式太極拳吧!
練32式太極拳降血壓
太極拳能治百病已不是傳說,經(jīng)過多方實驗證明,練太極拳對血管起到積極的作用,從側面起到降壓功效。
一、通過緩慢放松神經(jīng)和肌肉,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激素水平,改善血管功能,降低血壓
太極拳身法要求“松靜”,全身放松,氣定神閑。太極拳中沒有過急過猛的動作,柔和緩慢,能讓平時緊張的神經(jīng)得以松弛,降低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活躍性,從而降低了血液中的促進血管收縮的激素水平。
如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同時升高了血液中的促進血管舒張的活性物質(zhì)濃度,如組胺、激肽類。除了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調(diào)節(jié)之外,全身肌肉的放松引起血管壁的放松,毛細血管擴張,微循環(huán)增強,從而降低了血管外周阻力,使血壓下降。
太極拳是近代人必練的功夫,也是一項防治疾病的運動,太極拳是老年人的運動純屬于謠言,男女老少堅持練習太極拳你會發(fā)現(xiàn)對的身心有驚人的改變。
二、通過放松心情、緩和情緒,使意念集中,心境安寧,心態(tài)平和,降低血壓
高血壓患者忌情緒激動,因為情緒過大的波動起伏會導致血壓躥升,高血壓癥狀加重,易誘發(fā)心血管病。
習練太極拳可幫助平復心情,在意念集中、精神專注的狀態(tài)下,消除精神緊張對人體的刺激。高血壓患者易頭暈心悸,心神不寧,神氣渙散不清,需要能入靜的慢性運動。
《清靜經(jīng)》云:“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靜可去躁,有利于降低血壓。
練太極拳能防治三高,因為太極拳能加快血液循環(huán),排出體內(nèi)毒素,讓血管富有彈性,能有效防治血管爆裂的機率。
習練太極拳可輔助治療高血壓,配合適當減輕體重、戒煙限酒、飲食調(diào)節(jié),可有效降低血壓,改善健康。
太極拳降壓表現(xiàn)
一是在一招一式中幫助高血壓患者平復心緒,避免緊張焦慮。高血壓病人平常容易緊張激動,通過打太極拳可逐步誘導,意守丹田部位,用意念引導動作,做到思想集中、心安神定。
太極拳練習時需要達到中正安舒,這有利于緩解患者的情緒,調(diào)整他們的心情。
打拳時需要逐步調(diào)整呼吸,使呼吸逐漸做到細、長、均勻、息息歸根、歸入丹田。
二是太極拳動作柔和、姿勢放松,給人行云流水之感,不緊張不用力,但又能達到松弛肌肉的目的,還能使外周血管的阻力下降,充分改善微循環(huán),從而輔助降壓。
專家提醒
患者可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太極拳的種類,推薦楊式、簡化二十四式太極拳等,因其運動量不太大,相對陳式來說比較合適。
太極拳注重慢練、循序漸進,患者不能因為它的功效就“貪練”,這是有違太極拳練習原理的。
此外,如果不能記住所有的招式,選擇太極拳中的個別動作重復練習也是可以的,比如:左右倒卷肱、云手、左右攬雀尾等。
太極拳的中醫(yī)原理
(1) 太極拳與陰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