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在我國太極拳流派中成立早的,陳式太極拳教學也深受大家的喜愛。太極拳教程對陳式太極拳教學有詳細的歸納總結,在練習中我們會感覺到太極拳對不僅只對我們的身體有改善,對預防疾病等也有很大作用,下面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吧!
太極拳改善的不只是你的身體
太極拳的健身功能是由它的運動特點決定的,無論是哪家拳術,其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緩和、連綿不斷等,這些運動特點對氣血的和人體的新陳代謝都有很大的作用。
首先從心理方面來說,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會影響到生理上的功能。心理健康主要是道德修養、心態平衡。
太極拳講究修身養性,其實就是道德的修養,一個修養好,道德情操高尚的人,在生活中就能經常保持平和的心態,有益于生理功能上的平衡健康。
練習太極拳要求心靜、放松,調整自己的狀態,達到修身養性的效果。現在人生活節奏快,神經一直處于緊繃狀態。長此以往,人體就會進入亞健康狀態,太極拳緩慢柔和的特點,調節神經放松,恢復精力有很大的療效。
其次從生理方面來說,太極拳能改善人體的神經系統、內臟器官、骨骼肌肉系統等方面的功能。太極拳在練習上要求身正、體松、心靜,其中身正是人體的一個基本狀態。
身正,就能保持脊柱、腰椎、胸椎等骨骼處于中正不偏的狀態,從而使人體的肌肉骨骼達到平衡狀態;體松、心靜,則肌肉不緊張,氣血暢通無阻。
人體的許多病變,如椎間盤突出,都是由于脊柱彎曲,壓迫神經、肌肉,造成循環不暢而產生的。太極拳要求虛領頂勁、立身中正、精神放松,使人體處于正常的生理狀態,這樣就能保持人體生理機能的健康。
再有就是人體在運動時造成神經興奮,能抑制病灶神經,長久堅持鍛煉,就能達到祛病的功效。
總之,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健康的身體會形成良好的心態,而良好的心態也會促進身體的健康。太極拳性命雙修,就是既鍛煉身體,又調整心態,達到陰陽平衡,氣血暢通,健康長壽。
陳式太極拳對于中醫養生的作用其
其一、把拳術與經絡系統的聯絡作用相結合
人體是一個由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降竅、皮肉筋內等組成的整體。它維護機體的協調統一,主要就是通過經絡系統的聯絡作用。
十二正經及十二經別縱橫交錯,入里出表,通上達下,循行于臟腑和官竅之間;奇經八脈聯系與調節正經;十三經筋與十二皮部聯絡筋脈皮肉。
陳五庭將人體經絡學說中的聯絡作用應用于太極拳術之中,就形成了太極拳技擊理論之一的“一靜無有不靜,一動百骸皆隨”。
其二、把拳術與經絡系統的運輸作用相結合
人體的各組織器官,均需要氣血的濡潤滋養,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而氣血之所以暢通無阻,通達于周身,營養臟腑組織,抗御外邪,保衛機體,必須得依靠經絡系統的傳注。
陳王庭將經絡系統的運輸作用應用于太極拳術之中,通過經脈運行血氣而營養陰陽,以養丹田剛中柔表之氣,溢發于體外,助于技擊施展。
濡筋骨,使自己體格健壯,表里筋骨堅實,內氣充足,以此承受、化解外來之擊;利關節,使演練者身體各部位活動輕靈,以己不動化彼之動,后趁勢出擊,克敵制勝。
其三、把拳術與經絡系統的感應傳導作用相結合
所謂感應傳導,就是經絡系統對于外界的刺激的感覺,有傳遞通導作用,即為人體的觸覺系統。陳王庭將經絡系統的感應傳導作用應用于太極狀術之中,保證以靜制動,后發制人的順利完成。正如《拳論》云:“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
其四、把拳術與經絡系統的調節作用相結合
人體的經絡系統不僅具有聯絡作用、運輸作用和感應傳導作用,同時,它還能夠保持人體各部機能活動的平衡與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