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肉是一種日常生活中很少吃的野味,它肉質細嫩,味美,瘦肉多且具有大補的功效,那么鹿肉的營養價值有哪些呢,如何烹飪鹿肉呢,鹿肉的食用禁忌以及鹿肉中醫藥膳的做法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鹿肉性溫和,有補脾益氣、溫腎壯陽的功效。中國傳統醫學認為,鹿肉屬于純陽之物,補益腎氣之功為所有肉類之首,故對于新婚夫婦和腎氣日衰的老人,吃鹿肉是很好的補益食品,對那些經常手腳冰涼的人也有很好的溫煦作用。鹿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含膽固醇很低等特點,含有多種活性物質,對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神經系統有良好的調節作用。
鹿肉的宜忌人群
1. 新婚夫婦、腎氣日衰的老人、手腳冰涼、腎陽虛者、頭昏耳鳴、腰脊疼痛、陽痿、羸弱虛瘦、血脈不活、容顏欠佳的患者更適合。
2. 有外傷或有感染發熱以及陽盛上火之人不宜食用。
3. 鹿肉也同牛羊肉一樣屬于紅肉之列,多食、久食對預防胃腸疾病不利。
如何烹飪鹿肉
1.鹿肉可干燒、紅燒或紅扒。
2.鹿肉不宜與雉雞、魚蝦、蒲白同食,癌病患者不宜與魚蝦同食。
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肉。梅花鹿又稱藥鹿,馬鹿又稱八叉鹿、黃臀赤鹿。分布于我國東北、內蒙古、西北、西南等地區,有人工飼養。殺鹿時,取肉洗凈鮮用。
性能:味甘,性溫。能益氣血,補虛羸,補腎益精。
用途:用于虛損羸瘦,氣血不足,體倦乏力,或產后缺乳;腎虛陽衰,腎精不足,腰脊酸軟,畏寒肢冷,陽痿精少。
用法:煮湯,入菜肴。
注意:陰虛陽亢或有熱者不宜食。炎熱季節不宜食。
附方:1、鹿肉黃芪湯:鹿肉120g,切塊,黃芪30g,大棗10個。加水煎煮,煮至肉熟透,飲湯食肉。
鹿肉配黃芪、大棗能溫補人之氣血。適用于氣血不足、虛羸少氣或產后缺乳等。
2、鹿肉杜仲湯:鹿肉120g,切塊,杜仲12g。加水煎煮,煮至肉熟透,稍加食鹽、胡椒調味。飲湯食肉。
本方取鹿肉補腎陽、益精血,用杜仲補肝腎、壯筋骨。用于肝腎不足、陽虛精少、筋骨不健所致的腰背酸痛,腳膝乏力,陽虛尿頻。
鹿肉的吃法介紹
鹿肉的吃法有很多種,鹿肉可干燒、紅燒或紅扒。不過燉是能維持鹿肉的營養,所以吃鹿肉的時候不妨燉著吃。下面為大家介紹鹿筋燉花生米的具體做法。
鹿筋燉花生米的做法
主料:鹿筋100克,花生米200克。
調料:料酒、精鹽、味精、姜片、肉湯。
制作方法:1.將鹿筋洗凈,加入開水浸泡,水冷換開水,反復多次,待鹿筋發脹后待用(也可用蒸的方法)。花生米去雜洗凈。
2.將發好的鹿筋切成指條塊下鍋,加入蔥、姜、料酒和水,將鹿精煨透取出。揀出鹿筋放砂鍋年,將花生米、料酒、鹽、味精、姜片、肉湯同放到鍋內,文火燉至鹿筋、花生米熟爛,盛入湯碗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