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發物性能分為六大類:
一為發熱之物,如薤、姜、花椒、胡椒、羊肉、狗肉等;
二為發風之物,如蝦、蟹、鵝、雞蛋、椿芽等;
三是發濕熱之物,如飴糖、糯米、豬肉等;
四是發冷積之物,如西瓜、梨、柿等各種生冷之品;
五是發動血之物,如海椒、胡椒等;
六是發滯氣之物,如羊肉、蓮子、芡實等;
七是民間長期實用結論性發物,如魔芋,芋頭,泡菜,香菜,韭菜等。
中醫治病離不開辨證論治,忌口也不能忽視“辨證論忌”,如疾病屬寒證,癥見體質虛寒,大便溏薄,胃痛喜熱,四肢發冷等,則應忌食寒涼生冷之食物,如西瓜、雪梨、香蕉;熱證見面目赤紅、發熱、痔瘡下血、失眠心煩者,忌食生姜、辣椒、大蒜油作品等。
急性肝炎,病人舌苔黃厚而膩、胸腹膨脹滿、納差不食、小便黃赤,這是濕熱重之象,應忌吃油膩食物和辣的食物,滋補燥熱之品;
肚腹脹氣的病人應忌豆類、山芋、土豆等: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癥應忌肥肉、奶油、動物內臟、魚卵、骨髓等;
好發瘡痛、癤疔者,多因火熱之毒所致,凡肥膩辛辣之品均在禁忌之列。
按照民間的經驗,羊肉、豬頭肉、豬蹄、鵝是大家公認的“發物”。其中羊肉性大熱,感冒往來寒熱,或素體多火,或熱病初復,均不宜吃,否則將使舊病復發。關于鵝《本草綱目》中說:“鵝,氣味俱厚,動風,發瘡。”凡皮膚病、過敏性疾病、熱病等應忌服。豬蹄有發乳、托瘡之效,但瘡瘍初起忌服。
注意事項
當發生疾病的時候,為了避免影響疾病的治療還是要注意忌口的。
如蕁麻疹、丹毒、濕疹、瘡癤、中風、頭暈目眩等癥癥,不宜食用海鮮魚、蝦、蟹、貝、豬頭肉、雞肉、鵝肉、雞蛋等。
又如各種出血性疾病:崩漏帶下、月經過多、吐血、咯血、鼻出血、皮下出血、尿血、痔瘡等病癥,不宜食用胡椒、羊肉、狗肉、燒酒等。又如潰瘍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病癥,不宜食用白酒等。
當食物易與藥物產生不良反應時要忌口。當進食食物的作用與藥物產生的作用一致時,就會減弱、抵消藥物療效,甚至產生毒副作用,從而妨礙疾病的治療。
如《本草綱目》記載:“凡服藥,不可雜食肥豬犬肉,油膩羹鮒,腥臊陳臭諸物。凡服藥,不可多食生蒜、胡荽、生姜、諸果、諸滑滯之物”,不無道理。如食用黃連、甘草、蒼耳子、烏梅、枯梗等忌食豬肉,鱉甲忌莧菜,地黃、首烏忌蔥、蒜、蘿卜等,中醫忌口側重于此。
當食物對病后調整康復不利時要忌口。大病初愈,消化力弱,正氣未復,飲食失當,可使病情反復或變生他疾。如魚、蝦、蟹、貝、椿芽、蘑菇以及某些禽畜肉、蛋等,曾患過敏性疾病者,應注意選擇避食。又如高脂血癥、高血壓、冠心病、中風等,病后飲食宜清淡,不可過食油膩厚味之物。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發物的食物,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于發物的理解也應該清楚了,生活對于這些食物正常的人吃是沒有事情的,但是在發生疾病的時候一定要忌口,千萬不要影響了疾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