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忌寒涼食物
夏季經常吃的涼性食物應該從餐桌上消失了。俗語說“秋瓜壞肚”,就是涼性的西瓜、香瓜等,在寒氣漸重的時節,食用后易損傷脾胃陽氣,導致腹瀉等癥。
3、忌傷胃水果
當出現膚干唇燥等“秋燥”狀況時,不要以大量吃水果來“清火”,因為這樣做極容易加重胃腸道負擔,或者出現體內糖代謝紊亂。尤其是很多水果如柿子、香蕉、荔枝等空腹食用時,容易使胃脹痛。
4、忌補益藥材
秋季養生重在“食補”,而非“藥補”。因為各種具有溫和滋補功效的食物能很好地被身體吸收,不會產生副作用。而用藥材來調理身體,不僅會加重腸胃負擔,不能完全消化吸收其藥用功效,而且藥材中的一定毒性還會傷身,反而起不到補益滋養的作用。
5、忌厚味滋補
雖然由秋至冬是滋補身體的好季節,但是進補也應適量適度。如果過多食用厚味、油膩之物,或者是鹿茸、阿膠等大補之物,對體質燥熱者的人來說,干燥季節更容易導致上火,加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癥狀。
1、睡眠不足
如今,很多人有在夜間工作或者娛樂的習慣,但是熬夜容易熬出肝病。其原因是,睡眠過程中,人體會進入自我修復模式,經常熬夜既導致睡眠不足,身體抵抗力下降,又會影響肝臟夜間的自我修復。已經感染肝炎病毒的人群熬夜還會加重病情。美國睡眠協會專家尼爾·柯林教授表示,“晚睡族”應盡量調整作息時間,好每晚11點前入睡,保證每晚睡夠7~8小時,以便讓肝臟有效排毒,保證全身健康。
2、早上起床后不及時排尿
體內排毒可以通過排尿、排汗、排便進行。早上起床之后盡快排尿,可以將累積一整夜的毒素及時排出體外,避免毒素滯留體內,導致肝臟“中毒”。
3、暴飲暴食
很多人知道,東西吃太多會增加胃腸負擔,誘發脂肪肝。帕拉迪博士指出,暴飲暴食既損害胃腸道健康,也容易造成體內自由基大大增加。肝臟的關鍵作用是幫助人體對付自由基,排除毒素,凈化血液。人體內的自由基越多,肝臟功能受損就越嚴重。
4、不吃早餐
營養專家表示,吃早餐有助于中和胃酸和保護肝臟,減少胰腺炎、糖尿病、膽結石、便秘等多種疾病的危險。健康早餐可延長飽腹感,避免肝臟受損。
5、吃藥太多
長期服用止痛藥等藥物,會加大肝臟解毒負擔,導致肝臟損傷。有多種藥物及其代謝產物容易引起肝臟損害,導致藥物性肝炎(簡稱藥肝)。這些藥物包括抗生素、解熱鎮痛藥、抗精神病藥 物、抗抑郁藥物、抗癲癇藥、鎮靜藥、抗甲亢藥、抗腫瘤藥、降糖藥和心血管藥等。因此,服藥必須嚴格遵照醫囑,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6、加工食物攝入過多
很多加工食物中添加了多種防腐劑、色素、人工甜味劑等食品添加劑。這些添加成分含有多種人體較難分解的化學物質,進入人體后會增加肝臟解毒負擔,誘發肝臟損傷。
總結:保護肝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到的一件事情,不管是在什么時候,相信大家在通過上文中的閱讀已經知道了在冬季的時候哪些方法是可以幫助我們進行養肝的,同時我們也跟大家分享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傷肝的行為方式,希望大家能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