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其實是難以避免的,生活中很多朋友都會出現耳鳴的現象。那么就需要多多的注意了,到底耳鳴應該怎么辦?下面通過具體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1、揉耳根
用食指在前、拇指在后貼于前后耳根部,共揉3分鐘,以耳根透熱為度。此手法能有效提高耳內血液循環,特別是針對內耳缺血引起的高音耳鳴能夠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2、搓手掌治療法
同上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熱時緊按雙側耳門,如此6次,連作2-3天。
3、屏氣治療法
定息靜坐,咬緊牙關,以兩指捏鼻孔,閉口作吹氣狀,使氣串入耳竊,至感覺轟轟有聲為止。每日數次,連做2-3天。
4、耳郭按摩調節法
用兩手分別按摩左右耳郭,反復按壓和摩擦一兩分鐘,或用中指尖插入患者耳外道口,輕輕搖動數十次后,使外耳道空氣排出,突然拔出,當即有“哄”的一聲。如此可重復3~5次。
5、揉風池穴
風池穴位于頸后部枕骨下兩側,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段之間的凹陷處。用拇指按揉以感覺酸脹為佳,每次按揉1分鐘,每天3次。按揉風池穴能夠有效增加耳內血液供應,對神經性耳鳴效果理想。
6、鳴天鼓
兩手掌相搓,使互相產生熱,然后按于兩耳,掌心對準耳道,四指貼于枕后,作緩慢的重按,緩慢放開(注意放松時要和緩以免內耳痛)3次,如此為1遍,共5遍。此手法也是通過改變耳道內壓力給予中耳一定的良性刺激,對低音調耳鳴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7、按揉耳周穴位
用兩手拇指端分別按揉兩側聽宮穴、翳風穴,力度以感覺酸脹為佳。按揉時注意張開嘴,每穴1分鐘。聽宮穴位于耳屏的前方,張開嘴此處呈凹陷狀。此穴具有宣通氣血,開竅聰耳之功效,對耳病,尤其是對各種原因引起的耳鳴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翳風穴位于耳垂后顳骨乳突與下頜角之間中點處,此穴具有通絡活血,安神通耳之功效,對耳部疾患有較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8、內科治療的主要方式
降低血液粘稠度,補充必需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血管擴張劑能改善內耳血供,常用藥物有煙酸、氟桂利嗪(西比靈)、桂利嗪(腦益嗪),三磷酸腺苷、硫酸軟骨素也是臨床常用的藥物。抗組織胺藥可修復受損傷的血管壁,改善內耳血液循環,達到治療耳鳴的作用,可選用異丙嗪(非那更)、氯苯那敏(撲爾敏)等。
結語:通過以上的內容,我們為大家介紹治療耳鳴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知道自己耳鳴是因為哪一種情況,才能更好的治療,如果經常出現耳鳴的癥狀,自我治療無法緩解,那么就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