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纏絲勁與螺旋勁明顯的區別,還在應用。纏絲勁達于手指之后,并未結束,不以擊中對方一點為目的,而是用帶有纏絲勁之手、指,纏住對方的手、指、腕甚至肢體,使對方被纏之處,因我之纏繞成“擰麻花”狀而失敗。
我認為,這就是陳鑫所謂的:“太極拳纏法也”的真義,而這種以纏絲勁為動力的纏法,正是陳式太極拳所獨有。
纏絲勁是陳式太極拳的主要特色之一,只有陳式太極拳的套路才能表現這個特色,正像開合手只能表現孫式太極拳的特色是同一道理的。源于楊式太極拳的簡化太極拳,是不可能表現纏絲勁的。
這不是楊式太極拳或簡化太極拳的缺點,而恰恰是它的特點。例如,楊式太極拳中把掤、捋、擠、按有機地組成連續動作,應該說是楊式太極拳的特色之一。
各種套路架子是適應各種太極拳運動的具體內容的,這是在長期實踐發展中形成的,是合乎運動的規律的。
簡化太極拳是在大躍進的形勢下,為了滿足廣大群眾的要求普及和推廣的,為了利于增強廣大群眾的體質,從而利于社會主義事業,才產生了簡化太極拳。
果然,此拳一出,太極拳運動以從來未有的速度和規模,蓬蓬勃勃地開展起來。忽略了簡化太極拳的普及意義和群眾性,就不可能正確地理解簡化太極拳,對于開展太極拳運動是不利的。
簡化太極拳同樣也是醫療保健體育的重要項目。事實證明,結合其他療法,確實冶好了許多慢性病。如果把此拳繁化,加上運動量大的纏絲勁,年老、體弱的人就不易學習,不好掌握,很可能失去作為醫療保健體育的作用。
太極拳纏絲勁的練習原則
一、太極拳纏絲勁的真意
習拳愛好者對纏絲勁都很熟悉,其中出名的是陳氏太極拳,纏絲勁究竟是什么,具體如下。
具體實作時又是怎么隨機應用的?諸如此類的問題,困擾了許多太極拳愛好者。
在自然界中,水流的旋渦是螺旋推進的,藤類的植物攀緣樹干或者籬笆都是把藤條纏繞成螺旋上升狀,這些螺旋線狀,大家早已司空見慣。太極拳運動中,人肢體的立體運轉也是相同的道理。
學好纏絲勁對今后學習技擊和推手有很大的幫助,推手主要運用的就是纏絲勁。
由定向旋轉產生的勁力都是呈各式螺旋狀的,我們廣義上都可謂之纏絲勁。
可以說,纏絲勁法是整體輕靈運轉的根本勁法,是高層次太極拳內勁的主體。只是因對其內涵的把握有高低之分,故表現形式有明暗之別。
二、各家武術中的纏絲勁
太極拳定向旋轉動作產生纏絲勁,而旋轉是武術動作中普遍存在的運動方式。比如,長拳中的沖拳動作路線雖然是直線,但是拳的力量卻也是成螺旋式向前發出的,從力的運行軌跡上來說,這樣的力也是一種纏絲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