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起為有氧運動
可以加快血液循環,快速站立時會出現頭暈現象,是正常的 只有運動員才不會太嚴重,原因是供血不足。
雙臂向頭上方高舉,做伸展動作,要能感覺到自己的腹肌有伸拉的感覺,后俯背下腰雙手摸兩腳的腳面,順勢做蹲起動作,之后恢復原始站立狀態。
鍛煉部位
腰腹肌肉、大腿肌肉。
連做3到5組 每組20次蹲起運動。
注意事項
做蹲起運動的時候,如果速度太快、次數太多,或者用爆發力和反彈勁兒,就會傷到膝關節。
有的人經常把蹲起和跑步結合在一起做,其實這樣傷膝蓋。
為了避免這種傷害,在做蹲起時要減少次數、減慢速度,一般10—15個一組,2—3組就夠了。
跑步一定要和蹲起分開,而且不要長時間跑步,別做變速跑,跑個20— 30分鐘好。
下蹲
兩腿彎曲下蹲,眼睛一直看著天花板,這是為了保證你下蹲過程中軀干始終保持豎直下降,不會出現彎腰撅屁股的錯誤動作。
下蹲時膝關節的方向要與腳尖方向一致,這一點要特別注意,只有這樣膝關節才符合運動生理學。
今后無論作何種動作都要注意這一點。若膝關節方向與腳尖方向不一致則膝關節將受到損傷。
起立:兩眼仍一直看著天花板,脊柱要挺得很直,使軀干保持著豎直往起站,也就是說讓兩腿伸直,用腿的力量把身體舉起來。
絕不可用彎腰撅屁股的方法,投機取巧地把腿伸直。這樣使身體豎直著站起來,腿部肌肉伸展和收縮的范圍大,鍛煉效果好。
美腿之道在于練肺活量,提高心臟功能。可以說大腿肌肉的發達程度與肺活量和心臟功能成正比。
蹲得越深,需要的肺活量越大,心臟功能越強。顯然,下半蹲的肺活量大于上半蹲。
肩負重的垂直深蹲比其他深蹲(硬拉式杠啞鈴深蹲、手托杠鈴深蹲和斜蹲)所需肺活量更大,心臟功能更強。因為杠鈴是垂直壓在心臟上方的。
蹬舉比蹲舉舉量大的主要原因就是蹬舉所需的肺活量小,大約是蹲舉的1/2,心臟承受的壓力也小,所以蹬舉量是蹲舉量的2倍。但蹬舉時膝關節移動距離較大,影響大腿的受力。臥推舉時肘關節移動距離也較大,影響上臂的受力。所以蹬舉類似于臥推舉。
蹲舉類似雙杠臂屈伸或俯臥撐,大腿股四頭肌與上臂肱三頭肌一樣,受力良好,因為膝關節和肘關節移動距離較小。
是否心肺功能差的人不宜練深蹲呢?不,因為心肺功能是在練深蹲過程中強健起來的。
結論練腿之難難在練深蹲。敢于練深蹲,練腿就不難。
腿屈伸和腿彎舉是練腿的好動作,其原理與臂屈伸和臂彎舉相同。
因此,需要大腿減肥的朋友不必煩心,練腿屈伸和腿彎舉就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負重深蹲
“負重深蹲”也叫“負重全蹲”,是健美運動中復雜,練習部位多的動作之一,也是力量舉比賽的一個動作。
“負重深蹲”對整個下肢和軀干都有強烈的刺激,能鍛煉股四頭肌(股直肌、股中肌、股外側肌、股內側肌)、臀大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并對豎脊肌、梨狀肌、大收肌、臀中肌、臀小肌及小腿肌等也有很強的作用。
此外,“負重深蹲”對心肺功能、神經調節及激素分泌等一系列生理生化反應都有積極的影響,所以練“負重深蹲”是職業選手及業余健美愛好者的必修課。
“杠鈴深蹲”屬于“負重深蹲”。
杠鈴深蹲練習是發達下肢肌肉的基本動作之一。
但有些初學者練深蹲后身體卻產生不適,如腰背酸痛,頸后出現壓痛、紅腫等現象,即使肩頸部墊了海綿墊也無濟于事。
為什么會這樣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動作不夠正確,特別是杠鈴放置不恰當所致。
杠鈴放置不恰當、不穩妥不僅會分散練習的注意力, 影響效果,而且易引起運動損傷。
統計表明,深蹲時因杠鈴滑脫,或左右傾斜、搖擺晃動,是導致腰背損傷的重要原因。因為深蹲時杠鈴重量大,不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