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健身計劃
健身第一計:走出室外
春季講究護肝,中醫告訴我們,中醫講究五行(金、木、水、火、土),而春季則屬于五行里的木,而人體五臟的“心、肝、脾、肺、腎”,對應五行,因此肝也屬木,肝臟與木的物性是一致的。
所以,多和大自然接觸,迎接春季與暖陽光,對肝臟功能改善還有全身心的健康好處很大。因此春季運動首先要在室外。
中醫還覺得,春天的陽氣在樹林、江河、湖邊的空氣里特別旺盛,這些地方含有豐富的一種負氧離子,它可以止咳、消除疲勞、調節神經、降壓、鎮靜等。
運動地點選擇在室外,可以改善呼吸、新陳代謝還有血液循環的狀態,越練越精神,就算是“春困”一類的惱人事也難以近身。
健身第二計:時間與天氣非常關鍵
大清早出門,空氣中迷霧蒙蒙,竟見一老伯旁若無人地在大馬路邊伸腿彎腰,身旁不遠便是呼嘯而過的車流,周圍經過的更是人流詫異的眼神,這樣“高難度”的鍛煉方式,可以做下來的真沒幾個,更何況是已屆耄耋之年的一位老人家。
我們經常有這樣的錯誤觀念:每天早晨鍛煉是好的。但是眾多科學家的研究證實,傍晚是一天中的佳運動時間,特別是室外運動。
研究證實,一天內,人體血小板的含量是有一定的變化規律的,下午與傍晚的血小板量要比早晨低大概20%,血液黏度下降6%,早上容易引起血液循環不暢還有心臟病發等問題,而下午以后這個危險則下降很多。
且傍晚時分,人體已經過了大半天的活動,對運動的反應好、吸氧量大,運動效果也更顯著。
上午因為處在兩餐之間,進餐后血液都集中在消化道以促進消化吸收,運動會讓血液流向四肢而妨礙腸胃消化作用,時間一長就難免會出現消化疾病,身體較弱的人還會有餐后低血壓,出現昏厥等情況,此時運動是不適合的。鍛煉時間安排在傍晚,就防止了這些可能。
專家覺得,霧對人體健康危害非常大。據相關調查,2003年廣州市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可吸入顆粒物分別比2002年上升了 1.7%、5.9%與20.7%,空氣質量在霧氣繚繞時更是顯著下降。
霧珠中富含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在霧氣里鍛煉,人的呼吸隨運動量的增多而加速、加深后,會將霧氣中大量的有害物質吸入身體里面,一些霧氣中散布的致病因素讓反倒讓鍛煉成為了無形殺手。
健身第三計:運動前要熱身
春季的體育鍛煉務必要講究科學性。在進入鍛煉的正題前,基本的肯定是要做好準備活動。
冬季帶給我們的除了寒冷還有僵硬:身體各器官,如內臟、肌肉的功能都處在較低水平,骨骼還有韌帶更是僵硬得很,貿貿然彎低身體、高踢腳尖,甚至是扭腰、跳繩,都容易引起運動損傷。
特別是從事劇烈的運動前,“熱身運動”更是少不了,這是為了避免肌肉還有骨骼遭受損傷。
健身第四計:剛出汗就夠
假如覺得天氣較涼,那就要等身體鍛煉到稍稍發熱時才減衣,讓身體處在一個比較好的舒適狀態中,俗話中的“春捂秋凍”就是這個意思,春天的氣候來說,捂就比脫要來得保險些。
人們總覺得出汗越多,運動效果越好,其實不是這樣的。在氣溫適宜的情況下,出汗肯定有非常不錯的鍛煉效果。
不過春季的氣溫和夏季相比還比較涼,出汗太多容易讓毛孔擴張,涼濕之氣乘機侵入體內,容易讓身體受風寒而著涼感冒,從而引起呼吸道疾病,后果可能非常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