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節氣天氣也是比較寒冷的,所以人們在此時應該要注意防寒的措施,立春的時候人們要做好養生,也要知道一些注意事項,做好這些能夠讓疾病遠離你。立春的時候人們需要為身體進補,這個時候吃什么比較好呢?下面會有詳細的介紹。
立春養生注意事項
注意保暖
立春的時候,是冬去春來的轉折期,這個時間也是寒向暖過渡的時期,此時冬季還尚未完全結束,氣溫還未轉暖,所以人們不能過早減掉冬衣。并且此時的溫度變化比較大,一旦氣溫下降,人們有過早減掉冬衣,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
防止舊疾
到了立春的時候,人們要做好防病保健,這個時候天氣由寒轉暖,所以此時也是各種疾病肆虐的時候,在春季疾病開始發生和流行,所以人們需要注意調養預防。平時應該要常開窗,使室內空氣流通,還需要保持所處室內的空氣清新。
起居養生
立春之際也是萬物開始復蘇,這個時候自然界的陽氣開始升發,人們也需要順應自然,早睡早起,平時需要放松形體,使情志隨著春天生發之氣,想要自己的身體更好,需要戒怒戒躁,順應春季肝氣升發的特性,這樣可以使氣血和暢,做到樂觀向上的好心態。
適量運動
此時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減弱,各種不適容易趁虛而入,應加強鍛煉,促進氣血運行增強體質,但不易劇烈運動,大汗淋漓,可以適量做些不劇烈的鍛煉,比如散步、瑜伽太極等。
注意護肝
春天的時候,氣血從里面往外調動,在這時候應該注意養肝,中醫認為肝主情致,因此此時主要是護肝,注意對肝臟的調養,防止“肝火上升”,擁有良好的好心態,保持心情舒暢,有利于疏肝理氣。
飲食調養
冬季很多人都在進補,但立春之后,進補要逐漸減少,此時應適當吃一些具有辛甘發散性質的食物。如油菜、韭菜、香菜、洋蔥、白蘿卜、茴香、白菜、芹菜等,以順應天時。不宜食酸食物,如橙子、橘、柚、杏、檸檬、烏梅等。
宜甘減酸
中醫認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健壯,人可延年益壽。因為春天是肝旺之時,多食酸性食物會使肝火偏亢,損傷脾胃,也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在春季多發的原因之一。故宜多食些富含優質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新鮮蔬菜、水果、干果等,以養陽斂陰、養肝護脾。
少吃補品和鹽
很多人崇尚冬季進補,但是立春后進補要適度。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特點。人生于自然,應順應自然規律。冬季根據個人體質適量進補,符合冬藏的養生原則。但立春之后的這段時間里,不論是食補還是藥補,進補量都要逐漸減少,以便逐漸適應即將到來的春季舒暢、升發、條達的季節特點。與此同時,減少食鹽攝入量也很關鍵,因為咸味入腎,吃鹽過量易傷腎氣,不利于保養陽氣。
補充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