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冬季養生
要謹防冬季抑郁
所謂“冬季抑郁癥”,是指冬天的日照減少,致使一部分人生物鐘紊亂、內分泌失調,情緒和精神也因此受到影響。作為精神抑郁癥的一種,“冬季抑郁癥”的患者多為性格比較內向、感情比較脆弱且自尊心強的人,其其年齡大多集中在20~45歲。調查顯示,女性患病率是男性患病率的兩倍。
從表面上來看,這些表現與“冬季抑郁癥”的癥狀很相似。不過專家指出,冬季抑郁癥實際上分為非病理性和病理性兩種,出現了上述癥狀并不意味著就是患有“冬季抑郁癥”,還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這里向大家介紹幾種自我“診斷”的方法:
第一,常言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任何正常人的情緒波動都是有原因的。倘若出現不良情緒后能夠自己分析出原因,則多半屬于非病理性抑郁;若不良情緒是莫名其妙就產生的,或雖出有因,但按照正常人的思維來判斷,這個原因不足以引起情緒的大起大落,那么此人就很有可能是患上了“冬季抑郁癥”。
第二,“冬季抑郁癥”患者的癥狀在白天較重,到了夜間會相對變輕;非病理性抑郁沒有這樣的規律。每天的清晨是“冬季抑郁癥”患者為痛苦難熬的一段時間,他們的糟糕心情會一直維持到下午3~4點鐘,隨后情緒才會逐漸好轉,至傍晚癥狀基本消除。到了第二天清晨,痛苦會再次降臨,就這樣周而復始。
第三,非病理性抑郁,經過短時間內的自我調節,一般都能使情緒恢復到正常軌道。但“冬季抑郁癥”的癥狀會卻長時間持續,若沒有醫療手段的介入,患者很難自我治愈。
第四,時間是判斷是否患上“冬季抑郁癥”的直接的依據。一般的抑郁不應超過兩周,如果不良情緒維持了一個多月,基本能確定是病理性抑郁了。此時應及時向專業的心理醫師求助,以遏制病情繼續惡化。
心臟病患者冬季養生
心臟病患者要加倍保暖
現代醫學調查表明,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心臟病的發病率會顯著提高。如遇強寒流天氣此情況會更加嚴重,特別是在四季分明、早晚溫差較大的中國北方地區。因此,進入大雪節氣以后,心心臟病患者除了要定期去醫院檢查、按時服藥以外,還應在以下幾方面予以注意:
第一,切莫從暖和的屋子忽然走到溫差極大的戶外。應在走出門前讓身體有個適應寒冷的過程。
第二,出門時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及其它呼吸道疾病誘發冠心病。
第三,由于飽餐后血液的粘稠度會增加,進而引起血栓病誘發急性冠心病發作。
第四,將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消心痛等心臟病急救藥隨身攜帶。后,清早和下午是心臟病發作的高峰時段,因此在早上起床后及午睡后不要立即起身下床。
結語:其實,誰家沒有老人呢?對于老人的冬季養生,是我們這些做晚輩必須要注意的,一定要關注老人的健康狀況,如果家里有孕婦或者是病人,都是需要格外用心的,希望朋友們都關注一下這些需要照顧的人的冬季養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