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賽納森林病
夸賽納森林病于1957年被認識,當時印度卡納他卡州希茂哥地區的森林野猴中存在著一種致死的動物流行病,此病和生活在森林邊緣村民中的疾病暴發有關。因而有“猴病”之稱。后來在夸賽納分離到此病毒而得名。突然起病發熱、頭痛和嚴重肌肉疼痛,部分病人可出現衰竭。夸賽納森林病基本知識是否屬于醫保:非醫保疾病別名:猴病,基薩那森林熱,基薩奴爾森林病,基亞薩努森林病,庫阿撒魯爾森林熱發病部位:血液血管傳染性:有傳染性傳播途徑:接觸傳播潛伏期:潛伏期3~8天...
查看更多>>
- 猴病,基薩那森林熱,基薩奴爾森林病,基亞薩努森林病,庫阿撒魯爾森林熱
- 否
- 血液血管
- 所有人群
- 有傳染性
- 發燒 肌痛 頭痛
- 藥 中醫藥物治療、西醫藥物治療
- 腦膜炎
一般治療到目前為止,本病并無特效療法。但是支持療法和對癥法還有能起到一定的作用。1、脫水時進行靜脈補液。2、頭痛、肌痛給予鎮痛劑。3、出血多時可輸血。值得注意的是,并不需要隔離病人,而且病人在恢復期要特別注意休息和飲食。查看更多>>
相關檢查一、癥狀1、本病的潛伏期一般為3~8天。2、此病的基本病理特征是起病突然,且伴隨著嚴重肌肉疼痛、發熱和頭痛。3、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衰竭;而病情比較嚴重者,則有可能出現胃腸道紊亂和出血、全身性淋巴結病、支氣管肺炎等。4、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是疑經過發病然后康復的一期過程,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兩期的疾病過程。第二期相對第一次來說,表現出不同的癥狀,一般為無熱后的腦膜腦炎,表現為嚴重頭痛,精神紊亂、頸項強直、...查看更多>>
暫無飲食保健相關資料。查看更多>>
一、預防目前的預防措施主要是控制傳染源還有注射疫苗。1、控制傳染源主要是滅蜱、防蜱。除降低其將病毒傳給人類的機會。2、注射疫苗接種注射疫苗是一種有效的預防措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