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學習競走的人來講,髖關節運用程度的增加,將引起腳著地幾乎精確到在一條直線上。要知道:如果一名競走運動員在沒有正確的髖部動作的情況下試圖模仿這種放腳姿勢,運動員將處于一種不必要的通過膝的緊張狀態。
理想的放腳姿勢是使運動員的腳指向身體的正前方。有些運動員在放腳時,腳尖自然向外,或按照他們自己創造的方法放臵。這些運動員不應著力改變他們的放腳方式,通過正確的運用髖的動做,他們的腳的著地點將出現在一條直線上,但他們的腳將不會平行。盡管這種放腳效率稍低,但若強制把腳放正、放直、可能會引起腿、腳和膝關節的緊張。腳著地時腳尖向內或向外都是可以接受的。
膝關節動作
膝關節在腳跟接觸地面的瞬間至支撐腿達到垂直部位時必須伸直。在恢復擺動時,膝關節彎曲,因縮短了轉動半徑而加快了擺動的速度。后腿開始彎曲的時機,因運動員的不同而稍有變化。彎曲的佳時機應根據膝關節的結構、柔韌性和運動員的力量來決定。
留心觀察
前腿膝關節擺動過高———這種現象通常是由于從跑的動作中遺留下來的習慣。這將浪費能量,并可能導致非法邁步。
腳跟著地時屈膝———這種動作是非法的。原因是在體前邁步過大,股四頭肌力量不足,以及與跟腱緊張或力量弱有關。
前腿膝關節在腿達到垂直部位之前彎曲———這種動作也是非法的。產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運動員想以較快的速度走,超出了自己身體素質水平所能維持的能力范圍。 腳的動作 腳跟首先著地,腳尖翹起,不是整個腳掌著地。一旦腳與地面接觸,人體就開始向前運動,在腿完全支撐人體重量之前,腳尖一直沒有著地,腳尖離地的時間與脛外側肌的力量有直接關系。
在蹬離地面之前,有一個以腓腸肌引起腳轉向垂直的推動力。擺動腿的腳向前靠近,但不是擦地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