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過長或過短的球桿
對于一些年齡偏小或身高不夠的青少年,往往會使用桿身長度過長的球桿。
使用這樣的球桿,不僅存在前邊所講述的幾個問題,同時還對青少年建立自己的揮桿平面造成很大的影響。接著影響到桿面擊球角度,使揮桿非常不穩定。
1.使用過長的球桿
如果握桿時過于靠近握把的末端,則會形成過偏平而寬大的揮桿平面。在下桿過程中,桿頭容易過于滯后。在桿頭觸球時,使桿頭的著地角度變小,桿頭上翹,打出過度左曲球或者打厚的情況。
同時揮桿平面過于偏平時,桿頭容易下沉,對桿面的方正觸球及腰腿力量的釋放造成嚴重影響,從而使得整體揮桿動作變形。
如果握桿時雙手過于靠近握把前端,雖然會形成較好的揮桿平面,但是桿身的軟硬度產生了較大的變化。使桿身的硬度變大,進而造成桿身扭力點的變化。同樣對桿頭方正觸球造成負面影響!
2.使用過短的球桿
會造成與球的距離過于接近,從而形成陡直的上桿,增加了桿頭趾部觸球的概率。打出我們俗稱的響克球即用球桿插銷部位觸球,造成大右曲球,無法控制局面。
同時對于站位瞄球時,背部的角度過于直立,使揮桿對身體的控制要求更高。對于初學者來說,即妨礙球技的進步,又不利于樹立自信心。影響到孩子建立正確的揮桿平面,制約了核心力量的釋放。
使用桿頭角度,握把大小不合適的球桿
球桿桿頭角度不準確,過于兒童化的球桿,對于剛入門的孩子來說,會對培養正確的距離感,正確的飛行彈道都是不利的。
而握把的大小會影響力量的釋放與桿面回正。朝向高爾夫學院強調“細節決定成敗”,對于微小細節的忽視,會影響整個教學計劃的執行與進度,同樣不可大意。
1.桿頭角度過翹或過平
對于球的影響很大。主要體現在球的起飛角度,飛行中的轉速,及落地的后旋。對于有了較好基礎的青少年學員,這些細小的差別,會對個人球技進一步提升造成困惑,這在短桿方面尤為突出.
選用了不合適的反彈角度,會對球的上果嶺后旋產生影響,對不同長度的草地控球增大難度,使得短桿的控制不準確,救球成功率不高,沙坑救球增加了難度。
2.握把過粗或過細
首先影響了握桿的舒適性,進而造成握桿的力度過大,難以找到合適的握桿著力點,會對力量的釋放造成影響,距離不夠。
對于基礎較好的青少年,在高爾夫比賽中忽略的這些細小問題,會使得成績難以進步。所以做為家長、教練來說,都需要重視這類問題。
(2)由于青少年球手身體較矮,因此應該使用Lie角(桿身與桿頭所形成的角度)更平直的球桿,才能夠避免經常性的打出低飛球或者左飛球。
(3)考察桿身的主要標準就是它的柔韌性,也就是桿身彈性。桿身應該輕巧而柔韌性好,這樣才能更加容易的起球,以彌補青少年球手力量的不足。
(4)為適應青少年球手較小的手掌,所以握柄應該更加細小,以避免握桿姿勢變形,影響擊球效果。
(5)桿頭是球桿為主要的一部分,整桿重量的減少也主要來自于桿頭。桿頭的關鍵部分在于底部,所以桿頭頂部的重量可以削減。
更輕的桿頭,才能夠使青少年球手擊球時提高桿頭速度,從而增加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