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瞄球設定是關鍵所在。球正對于我的左腳跟,站位較窄但舒適,同時雙腳、膝蓋、臀部與肩膀都瞄準目標左側。雙手稍微位于球后方,同時較多的身體重量落于右腳。結合上述的這些設定,讓我得以獲得大的桿面角度。
由于身體瞄準線打開,讓我自然地沿著略為外側的路徑起桿。同時在雙手達到肩膀高度時,會自然地反應桿頭重量而曲腕。
我感覺整個上桿動作是明顯地受到右手控制的,進而設定好上桿頂點時的桿面位置。在我啟動下桿擊球時,仍會把大部分的身體重量留在右腳。
在下桿過程中,我的膝蓋與臀部會朝著目標方向回轉,所以當我完成揮桿時,身體將會正對目標方向。
4. 球卡在高聳沙坑前緣
在面對這種球位時,我會讓球正對左腳跟內側,同時雙腳與身體瞄準線整個打開,瞄準目標非常左側處。這種開放的身體瞄準能促使我做出由外而內的下桿路徑,進而讓球快速地往上竄,越過邊坡。
一旦我滿意自己的瞄球設定,同時覺得雙腳緊緊地輾入沙中后,我會輕柔地握住球桿,將桿面打開。將桿面打開有助于增加桿底反彈角的作用,讓桿頭更輕易地切過沙子。而且將桿面打開也能讓我以右手信心十足地用力擊球,而不用擔心桿面關閉而挖得太深。此外,瞄球準備時我會將較多的身體重量落在左腳,藉以讓上桿更陡直。大約六成到七成的重量放在左腳,同時在整個揮桿過程中都保持不變。
在上桿時,我會用右手將球桿往上拉同時快速地曲腕。因為我把大部分的重量放在右腳,我的身體轉動與腿部動作會很少。所以,上桿的幅度頂多都只有一半而已。
下桿時,我會專注于將右手轉動到左手下方。這個動作能確保桿底凸緣率先接觸沙面,而非桿面前緣。
雖然我保持良好的雙手速度通過觸球,但我的送桿幅度會因為沙坑邊坡而受限。儘管如此,球還是能從沙墊上高高彈起,落到果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