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各個醫院都提倡母乳喂養,不少科學研究證實母乳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更加有利。但是寶寶喝母乳喝習慣了之后,應該怎么去斷奶呢?我們都知道想要改變一個習慣總是很困難的,沒關系,今天的文章就來告訴大家,怎樣科學給寶寶斷奶。
根據寶寶身體狀況決定是否斷奶
斷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同樣,也要根據寶寶的自身情況進行斷奶,好去醫院進行檢查,當寶寶的各個方面都比較成熟了在決定是否給寶寶斷奶。
不在寶寶生病時斷奶
生病的時候孩子的身體是比較虛弱的,如果這個時候選擇斷奶會讓孩子不能夠很好的適應,身體沒有辦法一般對抗疾病,一邊適應新的生活,所以等孩子好了再斷奶吧。
把斷奶視為一個自然過程
有些時候不是寶寶的問題,而是一些家長自己不舍得給孩子斷奶。看到寶寶哭了就很心疼,立刻把斷奶的事情給忘了,又給孩子喂奶。
其實寶寶在斷奶期間哭鬧是很正常的,如果一旦哭鬧就能又有奶喝了,那么下次斷奶只會更加困難,孩子會哭的更厲害。所以家長也要首先自己知道,斷奶是自然的一個過程,不要太大壓力。
逐漸減少喂奶次數
剛剛減奶的時候,寶寶對媽媽的乳汁會非常依戀,因此減奶時好先從減少白天喂母乳次數開始。然后,逐漸過渡到減少夜間喂奶次數,直至過渡到完全斷奶。可用牛乳或者配方奶逐漸取代母乳,輔食的量相應加大。
不讓寶寶撫觸乳頭
一定不要讓寶寶接觸媽媽的乳頭,也一定不要讓寶寶看到乳頭,如果有其他在面前哺乳的情況,要對寶寶進行勸導。
斷奶期間不回避
處于斷奶期的孩子需要媽媽更多的關愛、更多的身體撫慰。所以,在斷奶期間,媽媽不應該回避,否則會給寶寶帶來心理上的痛苦。在這期間,媽媽反而要對寶寶格外關心和照料,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陪伴寶寶。
爸爸幫寶寶度過斷奶期
在準備斷奶前,媽媽可有意識地減少與寶寶相處的時間,增加爸爸照料寶寶的時間,給寶寶一個心理上的適應過程,提前減少寶寶對媽媽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