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點綴小蔥末即可。
寶寶正是處于身體長得快的時候,骨骼和肌肉發育需要大量的鈣,我們不僅可以通過補鈣菜進行食補,每天喝一杯富含鈣質和優質蛋白質的牛奶或大豆制品也是不錯的選擇,大一點的寶寶還可以吃青菜,青菜里的鈣也很多。
孩子怎么補鈣更放心
補鈣,是兒童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過程。鈣是人體骨骼、牙齒的主要成分之一,直接關系到人體的身高發育、骨骼發育、維持神經肌肉興奮等健康要素。而且,鈣是生命活動所依賴的必須的礦物質元素。由于鈣元素的重要性,加之公眾膳食營養意識的提升,家長對孩子補鈣問題也越發關注。那么,孩子怎樣科學補鈣更放心呢?
張女士寶寶現在有9個月大了,她一直堅持純母乳喂養,認為只要媽媽飲食均衡,母乳喂養的寶寶一周歲之前都無需補鈣。然而,近來她發現孩子的頭發長的不是很好,黃稀,枕后無頭發,夜里睡覺搖頭,不安也愛鬧騰,于是去醫院看診。醫生告訴張女士,由于孩子生長發育過快,加之太陽曬得少,容易導致孩子缺鈣,建議張女士適當帶孩子曬太陽,并及時補充鈣。
專家點評
2歲內兒童需常規補鈣“案例中的張女士為一周歲內、母乳喂養的孩子無需補鈣,此觀點是關于兒童補鈣常見的錯誤觀點。”醫生指出,要根據嬰幼兒周歲內生長發育的特點,以及季節、環境的變化,來合理的給孩子補充。
如果孩子缺鈣,比較顯著的表現有容易出汗,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睡覺總是不踏實,不易入睡、睡不安穩,或者頭發稀少甚至有“枕禿”現象;有的孩子整天顯得比較煩躁,易激惹;有的孩子可能免疫力低下,易反復呼吸道感染等。醫生建議,“一旦出現以上癥狀,家長就要帶孩子檢查引起上述癥狀的原因。”
需要指出的是,人們所說的常規補鈣,并非指所有人都需要常規補鈣。生活中有家長給孩子補鈣過量的案例,而如果孩子補鈣量過多,就可能導致高鈣血癥、軟骨發育過早等不良影響。
“一般來說,2歲內孩子需要常規補鈣,且需補充維生素A、D。”醫生提醒,“要擅于‘治未病’,如果對孩子生長發育有利、易吸收且沒有副作用的鈣制劑,我們建議家長給孩子服用。”
“藥補”還是“食補”
現在家長給孩子補鈣時,往往可通過食療的方法。確實,通過喝牛奶、吃豆制品等能吸收到鈣質。但如果孩子生長發育快,再加上如今正是夏季,曬太陽不宜長,無法促進鈣質吸收,容易導致缺鈣。一旦出現缺鈣癥狀,就需要給孩子補充“治療量的鈣”。
醫生表示,補充治療量的鈣,需要有嚴格的臨床指征,總的原則是“缺什么補什么”。對于一周歲以內的嬰兒,如果嚴重缺鈣所導致的佝僂病,應該嚴格按照醫囑療程來補充鈣。鈣的補充可在飯后半小時食用。
另外,還有家長認為“吃藥比吃飯強”,一旦發現孩子有了缺鈣癥狀,他們就單純依靠藥物來給孩子補鈣,而忽視飲食調理。
事實上,為確保孩子長期的營養均衡,家庭合理的飲食結構是關鍵。醫生表示,“平時飲食要注意合理補充奶、各種谷類食物、蛋、肉、蔬菜、水果等等,注意戶外活動、陽光浴、空氣浴、水浴,平時注意適當的運動。如果家庭飲食結構不合理,即使用藥物補足了鈣,也不能很好地被人體吸收利用。因此,家長要關注孩子生長發育情況,定期檢測,確保飲食營養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