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番薯
《金薯傳習錄》云:“治濕熱黃疸,番薯煮食,其黃自退。”
17. 香醋
能解毒、散血。《本草綱目》亦載:“散瘀血。治黃疸,黃汗。”《新醫藥雜志》1975年第1期中也有介紹:湖北宜昌縣醫院試治51例肝炎性黃疽,均獲痊愈,癥狀平均4天內消失。具體方法是,每日3次,每次10毫升食用米醋,井口服復合維生素B2片,不用其他保肝藥物。
18. 綠茶
據《二軍大學術資料匯編》1962年第14集中介紹:內服綠茶丸每日3~4次,每次3克,連用2~3周。經30例黃疸病人(陽黃型)觀察,黃疸均在15天以內消退。
19. 靈芝
有解毒保肝作用。據1973年總后衛生部的一份《醫學技術資料》中介紹:單用靈芝煎服,每日2次,每次50毫升,試治21例肝炎性黃疸,結果18例痊愈,1例好轉,僅2例無效,黃疸平均10天全部退至正常。
20. 花椒
性溫,味辛,能溫中、散寒、除濕,由寒濕引起的陰黃者,食之頗宜。《別錄》中早就說花椒能“除六腑寒冷,療黃疸”。《本草經疏》也記載:花椒“辛溫能暖腸胃,散結滯,……,水腫黃疸,諸證悉愈。”所以,寒濕型黃疸者宜食之。
21. 水芹菜
有清熱利水作用,《千金·食治》中說它“治五種黃病,生搗絞汁冷服”。濕熱偏重的陽黃之人,食之頗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