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旅游風俗節慶
四月八
貴州、湘西、桂北等地苗、布依、侗、壯、彝、土家、仡佬等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傳說是為了恁吊四月初八葬于現今噴水池一帶的古代苗族英雄。各地節日內容不盡相同,規模宏大、場面為隆重、影響為深遠的是貴陽苗族的“四月八”慶祝活動。每年農歷四月初八這天,貴陽市及鄰縣的苗族群眾均身著民族盛裝,云集貴陽市中心噴水池一帶,吹著蘆笙、簫笛,唱著山歌,跳起苗家舞蹈,歡度自己的傳統節日。
三月三
貴陽市及鄰縣布依族群眾的民族傳統節日。每年三月初三,貴陽及鄰縣布依族群眾云集烏當新世界堡鄉,或登臺亮相放喉賽歌,或步入密林吹響木葉、相互對歌,或男女結伴沿溪而游、戲水歡歌,直到日落西山、月上樹梢。
六月六
貴陽市布依族重要的傳統節日。相傳很久以前,一位美麗能干的布依族姑娘繡了一幅青山秀水寶圖,魔王見到后前來搶奪。姑娘和眾鄉親苦戰七天七夜,直至六月初六,眼看寶圖就要落入魔王之手,姑娘將寶圖拋向空中,青山秀水圖就變成了如今花溪的青山秀水,魔王被活活氣死,化為一堆亂石沉入花溪河底。此后,人們為了紀念這位造就花溪秀美山川的布依姑娘,便于每年六月初六匯集于花溪河畔,載歌載舞,以表敬意。
龍船節
為居住在臺江、凱里、施秉、劍河等縣的苗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五月二十四日由施秉平寨開始,經過龍塘、榕山,于二十七日到達臺江施洞,進行龍舟競賽,同時有斗牛、賽馬、踩鼓、跳蘆笙等,參與者數以萬計。
牯臟節
苗族人民祭祀祖先、親友團聚的傳統節日,在秋后農閑時進行3天,十分隆重熱烈。萬眾歡歌的蘆笙會,祝愿吉祥幸福。吃肉,敬牛角酒,跳迎賓舞,青年男女討花帶,談情說愛,同時還有現代的各種文體活動。
姊妹節
又稱吃姊妹飯,流傳在黔東南清水江畔的苗族傳統節日。根據地區不同,分別于每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或三月十五日舉行。以臺江縣施洞富特色,三月十五日清晨,家家戶戶都備好五彩糯米飯、傳統佳肴及芳香四溢的自釀米酒,擺到一處寬敞的院壩里,盛情款待遠道而來的客人們。第二天,主人和客人便走到野外,江邊草地沙灘上,人山人海歡聚一堂,或對歌踩鼓,或觀看斗牛、賽馬、跳蘆笙,青年男女三三兩兩邀約游玩,談情說愛。
查白歌節
黔西南布依族人民的傳統節慶,于每年農歷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在黔西南州府興義市郊查白寨舉行。規模宏大,吸引了云南、廣西等地的少數民族群眾參加,歌節聚眾數以萬計。
侗年
侗族地區傳統節日。榕江一帶的侗寨于農歷十月底至十一月初過侗年,年前家家戶戶打掃衛生,殺豬宰羊。過節時,男女老少身著盛裝,跳蘆笙、踩歌堂、斗牛,歡樂無比。錦屏一帶則晚一個月,同樣舉行大規模娛樂活動,走親訪友,談婚嫁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