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東西是越吃越瘦的,這就叫做負卡路里食品,你知道不?在消化食物的過程中,身體其實也在消耗熱量。有些食物在消化過程中需要耗費比自身更多的熱量,還有些食物能夠提高我們的代謝水平,它們就是讓我們越吃越瘦的燃脂食物。下面看小編的具體介紹吧。
“負卡路里”常吃小心營養不足
“負能量食物”這個詞近挺時髦。在一些渴望減肥的人群中,這種食物可神了,吃了以后不僅不會給人體增加能量儲備,反而會消耗能量,越吃越減肥,有人也把這種食物稱為“負卡食物”。在負能量食物的名單上,包括了燕麥、蘋果、芹菜、羽衣甘藍、番木瓜和生菜等25種食物。
可令人遺憾的是,專家指出,“吃了瘦”只停留在幻想中,負能量食物現在并不存在。不過專家指出,食物確實有特殊動力作用,不同種類的食物,人體在消化它們的同時消耗的能量也是不同的,在三大供能物質中,蛋白質的食物特殊動力效應大,相當于其本身能量的30%,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特殊動力效應為5%~6%,脂肪的食物特殊動力效應低,為4%~5%;對于一般混合食物來說,食物特殊動力效應大約占食物所含能量的10%。要想減肥,可以通過合理控制膳食,采用低脂,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食物。
時髦說法:“負卡路里食物”吃了就瘦
立志減肥的陳女士近日在網上看到了“負能量食物”的概念,它并不是指所含能量小于零的食物,而是指人們在咀嚼、吞咽、消化時所需能量大于其本身能提供能量的食物,如100克某類食物提供50千卡,消化吸收這種食物卻需要花費65千卡能量,吃這種食物身體就會消耗15千卡能量,能起到邊吃邊減肥的作用。記者在網上看到,各類“負卡路里食物”清單各有不同,大致都包括日常飲用水、奶制品,綠茶等飲料;還有菠菜、西芹、蘋果、木瓜等蔬菜水果;雞蛋、海魚等蛋肉制品以及芝麻、燕麥類谷物也包含其中。
“吃了瘦”這個概念讓陳女士很新奇,不用運動和節食就能減肥,陳女士打算嘗試一下。可她嘗試了5天時間后發現沒有任何明顯效果。而由于每天都堅持吃“負能量食物”導致她營養不均衡,陳女士嘴里長起了潰瘍。
不存在“負卡路里食物”
長期食用小心營養不足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營養科主治醫師指出,靠多吃“負卡路里食物”減肥是不可能的,實際上不存在“負卡路里食物”。專家介紹,我們的一舉一動,大到跑步、游泳,小到站立、眨眼都是要消耗能量的,吃飯也不例外,食物存在特殊動力作用,食物中提供能量的三大營養素,即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都是以大分子形式存在,人體并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必須分解成小分子才能消化吸收,實驗表明,攝食過程中可使基礎能量消耗升高,這部分能量消耗主要用于消化液分泌、胃腸道蠕動、營養素吸收等過程,換句話說,人體在吸收食物的能量時需要消耗能量,但消耗的能量卻遠遠不可能超過食物本身的能量。
一般食物的能量60%至65%的能量用于人體的基礎代謝,像心跳、呼吸、思維、胃腸蠕動、腎臟過濾等,20%左右的能量用于維持人體的正常學習、活動和娛樂,余下的約10%能量則滿足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諸如消化、分解等。所以,不可能出現消化食物的能量超過食物本身提供能量的情況。“負能量食物”在營養學上是講不通的。
所謂“負卡路里食物”只是一些低卡路里或纖維含量較高的食物,容易讓人產生飽腹感。進食這些食物能夠減少人體的能量攝入,以此達到減肥的目的。
“如果人體每天攝入的能量值大于消耗的能量值,就會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使人發胖”,即使是“低卡路里食物”,如果攝入過量一樣會引發肥胖,而且如果長期食用單一種類的食物,也會造成營養不足,身體內器官也會受到傷害,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