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糖尿病、甲狀腺疾病、代謝性骨病、腎上腺疾病以及垂體疾病等內分泌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
向 Ta 提問
李志臻,男,副主任醫師,副教授,1999年畢業于河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2006年在中山大學獲得內科內分泌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鄭州大學一附院內分泌科工作至今。2010年至2011年在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進修一年。
擅長糖尿病、甲狀腺疾病、代謝性骨病、腎上腺疾病以及垂體疾病等內分泌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熟悉內分泌疑難雜癥和危重患者的診療,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發表論文近20篇,多為核心期刊,參編著作1部,獲科技進步獎1項。
展開-
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指導
糖尿病足需要保持足部清潔、選擇合適的鞋子、注意足部保暖、避免足部受傷、適量運動等方法改善。 1.保持足部清潔 每天用溫水洗腳,水溫不適合過高,避免燙傷。洗腳后用柔軟的毛巾輕輕擦干,特別是趾間部位。 2.選擇合適的鞋子 選擇寬松、舒適、透氣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和硬底鞋。 3.注意足部保暖 寒冷天氣注意足部保暖,避免長時間暴露在寒冷環境中。 4.避免足部受傷 避免足部受到擠壓、摩擦和損傷,如避免赤腳行走、不穿拖鞋等。 5.適量運動 根據個人情況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和強度,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患者需要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足部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密切監測血糖水平,根據醫生的建議調整治療方案。
2025-04-01 20:21:51 -
6.7算高血糖嗎
血糖值6.7mmol/L是否算高血糖,并不能一概而論,詳情如下: 健康成人的空腹血糖值一般在3.9~6.1mmol/L之間。空腹血糖是指至少8小時沒有進食后的血糖值。血糖值6.7mmol/L處于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圍上限,但還沒有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空腹血糖≥7.0mmol/L)。這種情況下,被稱為空腹血糖受損,是糖尿病前期的一種狀態。建議進一步進行糖耐量試驗以明確有沒有糖尿病風險。在臨床上餐后2小時血糖應低于7.8mmol/L。餐后血糖是從吃第一口飯開始計時,2小時后所測得的血糖。血糖值6.7mmol/L在餐后血糖的正常范圍內,無需過分擔心。 建議定期進行血糖監測,以了解血糖水平的變化趨勢。
2025-04-01 20:21:51 -
清晨空腹高血糖怎么治療
清晨空腹高血糖可進行調整飲食、增加運動量、避免應激因素、藥物治療等。 1.調整飲食 飲食對于血糖控制非常重要。患者需要注意飲食的均衡和規律,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的食物。 2.增加運動量 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身體更好地利用血糖,同時也有利于控制體重。 3.避免應激因素 應激因素如感染、手術、情緒波動等可能導致血糖升高,患者需要注意避免這些因素。 4.藥物治療 若患者的血糖持續不穩定,可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選用二甲雙胍等藥物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控制血糖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需要患者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同時注意飲食、運動等方面的管理。如果對血糖控制有任何疑問,應及時與醫生溝通。
2025-04-01 20:21:49 -
孕婦高血糖的食療方法
孕婦高血糖的食療方式包括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食物、低糖飲食、優質蛋白質、多喝水等。 1.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食物 膳食纖維有利于延緩糖分吸收,穩定血糖水平。孕婦可多吃全谷物、豆類、蔬菜和水果,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提升飽腹感,減少糖分攝入。 2.低糖飲食 避免食用高糖食物,如糖果、甜飲料、蛋糕等。選擇低糖水果,如蘋果、柚子、獼猴桃等,同時控制水果攝入量,避免血糖升高。 3.優質蛋白質 攝入適量優質蛋白質,如魚、瘦肉、雞蛋等,有利于胎兒生長發育,同時避免過多攝入碳水化合物導致血糖升高。 4.多喝水 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有利于新陳代謝,稀釋血糖濃度。孕婦應避免含糖飲料,選擇白開水或淡茶水。
2025-04-01 20:21:49 -
糖尿病心慌怎么回事
糖尿病患者出現心慌的原因可能是血糖波動、心臟病變、自主神經病變等引起。 1.血糖波動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可導致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情況,從而導致心慌。 2.心臟病變 糖尿病患者容易并發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這些疾病都可能導致心慌。 3.自主神經病變 糖尿病可能導致自主神經病變,影響心臟的正常功能,導致心慌。 患者需要及時測量血糖,了解血糖水平,以便采取相應的措施。若是低血糖引起的心慌,需要及時補充糖分;若是高血糖引起的心慌,需要調整飲食,控制血糖。如果心慌持續不緩解,或者伴有其他癥狀,如胸痛、呼吸困難等,需要及時就醫,進行心電圖、心臟超聲等檢查,以排除心臟病變的可能。
2025-04-01 20: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