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耳鼻喉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處理,如過敏性鼻炎、鼻竇炎、分泌性中耳炎、聽力異常等,尤其擅長于耳科及聽力學相關疾病,包括各種聽力障礙的診斷及處理、聽力障礙患者的言語康復指導等。
向 Ta 提問
王小亞,女,耳鼻喉及聽力學碩士,廣東省婦幼保健學會兒童聽力協會副主委,廣東省康復醫學會聽力及言語康復協會委員,臨床聽力學實踐經驗豐富。
擅長聽力障礙的診斷及康復。熟悉耳鼻喉科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處理,如鼻竇炎,過敏性鼻炎,中耳炎等。
展開-
鼻竇炎經常引起頭痛怎么辦
鼻竇炎老是頭疼可能是分泌物增多或竇口堵塞引起的。以下具體說明: 一、分泌物增多 病原菌感染會破壞鼻黏膜,導致黏液清除功能減退,分泌物增多,進而壓迫到末梢神經,引起頭疼。 二、竇口堵塞 鼻竇黏膜充血、水腫會使竇口堵塞,形成負壓狀態,從而造成頭疼。 對于鼻竇炎老是頭疼可采取以下措施 1.藥物治療 患者可根據病因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如阿莫西林膠囊可抗菌消炎,呋麻滴鼻液能緩解鼻部癥狀,醋酸曲安奈德鼻用噴霧劑可減輕炎癥和水腫等,從而緩解不適癥狀。 2.手術治療 如果存在鼻息肉、鼻腔結構異常、竇口阻塞等情況,可通過手術如鼻內鏡鼻竇開放術進行治療。 此外,鼻竇炎患者平時應積極做好護理,比如戒煙戒酒,注意保暖,合理安排飲食等,這樣有助于病情好轉。總之,鼻竇炎老是頭疼應重視并積極治療鼻竇炎。
2025-04-01 23:58:14 -
鼻炎和鼻咽癌的區別是什么
鼻咽癌和鼻炎存在諸多區別,主要包括病因不同、癥狀不同、檢查表現不同,此外還有治療不同、日常注意不同、愈后不同等區別。 一、病因不同 1.鼻咽癌主要是由上皮組織內的基因突變或表觀遺傳學改變所引起的異常增生。 2.鼻炎則主要是因病毒感染、花粉、真菌等過敏原刺激而導致。 二、癥狀不同 1.鼻咽癌早期易出現鼻出血,還可能引發分泌性中耳炎以及淋巴結腫大等情況。 2.鼻炎通常表現為鼻塞、流鼻涕、頻繁打噴嚏等癥狀。 三、檢查表現不同 1.鼻咽癌檢查會顯示局部有增生,或者黏膜下增生出現變化,做CT通常會發現有軟組織增生以及咽隱窩飽滿。 2.鼻炎檢查時多呈現為鼻甲肥大和黏膜充血。 如果出現疑似鼻咽癌或鼻炎的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前往醫院就診,遵醫囑完善相關檢查,必要時給予規范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2025-04-01 23:58:00 -
鼻息肉如果不治療后果嚴重嗎
鼻息肉不治療通常不會危及患者生命,但會對生活質量產生較大影響。 一、鼻息肉是良性病變,意味著它既不會局部侵犯,也不會遠處轉移。然而,小的鼻息肉經過治療往往能消失,而較大的鼻息肉則必須通過手術來處理。若對鼻息肉放任不管,較大的鼻息肉容易誘發鼻竇炎,還可能引發眼睛、腦子或牙齒等部位的并發癥。具體表現可能有眼睛疼、頭疼、鼻塞、膿鼻涕,甚至可能出現顱內感染等情況,這些都會嚴重降低生活質量。 二、對于身體較為虛弱的病人,鼻息肉引發的鼻竇炎出現其他并發癥的概率會更大,這種情況比較危險。但對于正常人而言,鼻息肉不治療一般不會影響到生命。 總之,鼻息肉不治療雖然可能不會直接威脅生命安全,但可能帶來諸多并發癥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尤其是身體虛弱者更要重視,而及時治療則能較好地避免這些不良情況。
2025-04-01 23:57:49 -
咽炎應當如何治療才正確
咽炎的治療主要有保守治療和藥物治療兩類。具體如下: 一、保守治療 1.若患者咽炎癥狀較輕,或無明顯癥狀,可采取保守治療。 (1)患者要注意多飲溫水,多進食清淡、軟爛且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 (2)同時要多休息,避免熬夜以及過度勞累,通常數日后可逐漸恢復。 二、藥物治療 1.倘若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對日常生活或工作已造成影響,或是出現高熱癥狀,就需及時服用藥物進行治療。 (1)患者可在醫生建議下使用治療咽炎的藥物,比如急性咽炎可選擇如頭孢克肟、阿莫西林、羅紅霉素、克拉霉素等;慢性咽炎可選擇草珊瑚含片、一清膠囊、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甘桔冰梅片等,這些藥物能幫助緩解患者的不適癥狀。 總之,對于咽炎患者,應根據具體癥狀的輕重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以改善病情和緩解不適。
2025-04-01 23:57:25 -
過敏性鼻炎請問現在注意什么
過敏性鼻炎最關鍵的是要避免接觸過敏原。導致過敏性鼻炎的過敏原主要分為食物性和吸入性。 一、食物性過敏原 食物性過敏原的范圍廣泛。 1.海鮮類食品,比如螃蟹、小龍蝦等,因其蛋白質含量高容易導致過敏。 2.蔬果類食品,像芒果、菠蘿、蘑菇等也可能誘發過敏癥狀。 3.其他類型食品,例如花生、雞蛋等同樣是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二、吸入性過敏原 吸入性過敏原是指可隨呼吸進入人體的物質。 1.花粉、柳絮等植物源性的。 2.螨蟲、動物毛發等。 3.油漆等也能誘發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患者若知道自身的過敏原,比如癥狀主要發生在戶外,那么在外出時佩戴口罩或者去到過敏原較少的環境,就能有效減少過敏性鼻炎的發作。 總之,對于過敏性鼻炎患者來說,明確過敏原并盡量避免接觸是非常重要的防控措施。
2025-04-01 23: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