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胃十二指腸疾病、急慢性腹瀉病、過敏性胃腸病、幽門螺桿菌感染、腸內營養、對再發性腹痛、再發性嘔吐、營養性疾病、胰腺炎、便秘等疾病的診治。
向 Ta 提問
1997年畢業于廣州醫科大學。1997年起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擔任兒科臨床工作。從事小兒消化科工作20年。尤其在營養不良、食物過敏、小兒上消化道狹窄內鏡治療有豐富經驗。任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會兒科協作組委員,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第十七屆委員會臨床營養學組委員。
展開-
結腸炎會出現持續腹痛癥狀嗎
結腸炎患者通常不會有持續性腹痛,而是可能出現異常腸痙攣表現。當有異常腹痛時,排便后會有一定緩解。同時可應用緩解痙攣藥物。其治療主要是選用保護腸黏膜藥物,配合抗炎藥物共同進行,如氧氟沙星,再配合蒙脫石散等加以調理。飲食上需暫時采用流質飲食,不能吃任何刺激性食物。 一、結腸炎患者的腹痛特點: 1.通常不會有持續性腹痛。 2.可能有異常腸痙攣表現。 二、腹痛緩解方式: 當出現異常腹痛時,通過進行大便可獲得一定程度的緩解。 三、治療方法: 1.藥物選擇: (1)保護腸黏膜藥物。 (2)抗炎藥物,如氧氟沙星。 2.具體舉例:可配合使用蒙脫石散。 四、飲食注意事項: 暫時采用流質飲食,且不可進食任何刺激性食物。 總之,結腸炎患者的腹痛表現有其特點,治療上要合理選擇藥物并配合良好的飲食管理。
2025-04-16 11:07:01 -
火雞面吃完胃疼怎么辦
吃了火雞面后辣到胃疼,可通過如下方式緩解疼痛:一是服用溫牛奶,火雞面致胃痛時可馬上喝一杯溫牛奶來緩解不適,最好是全脂牛奶,因牛奶進入胃內可幫助溶解辣椒并形成保護膜,不過要注意牛奶不能太燙、太涼或喝得太猛;二是飲用蜂蜜水,甜味能干擾辣味,太辣后胃痛可喝蜂蜜水來緩解胃部不適感;三是食用粥類食物,像蓮子粥、八寶粥、皮蛋瘦肉粥、南瓜粥等,具有易消化易吸收的特點,能起到解辣、緩解胃疼的作用;四是進行藥物治療,吃火雞面胃疼是因胃受辣椒素刺激導致胃黏膜受損,胃部有灼燒疼痛感,可采用保護胃黏膜的藥物如膠體果膠鉍膠囊、枸櫞酸鉍鉀等,也可采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如奧美拉唑、雷貝拉唑鈉等來緩解胃疼癥狀。 總之,吃火雞面后胃疼有多種緩解方法,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若疼痛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
2025-04-16 11:05:41 -
大便開始粗后面擠得細什么原因
大便開始粗后面擠得細是正常現象。具體如下: 一、這是因為一開始的大便在腸內停留時間較長,其中大部分水分隨著腸蠕動向前移動而被吸收,在腸道蠕動和擠壓過程中大便會變粗,而后面的大便在腸道停留時間較短,所以形狀會變細,并非疾病導致。若因疾病使大便變稀,那整個過程應都是稀的,不會有前濃現象。 1.這種情況是正常的,無需過度擔心,一般也不會有肛腸疾病。 2.排便時沒有癥狀及不舒服感覺就是正常的。 二、先粗后細的大便還可能是由于食物殘渣在腸內的吸濕性不同,容易被擠壓變形,此外也可能與久坐等不良習慣有關。 1.建議配合適當運動,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 2.想要讓大便舒暢,生活中要多吃綠色蔬菜,適當進行運動。 總之,大便先粗后細通常是正常的生理表現,可通過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來保持大便正常。
2025-04-16 11:04:42 -
怎么確定是不是胃痙攣
胃痙攣通常依據臨床癥狀、采集病史、體格檢查等得以確診。 一、臨床癥狀: 患者若是突然產生上腹部極為劇烈的疼痛癥狀,與此同時還伴有惡心、嘔吐、面色蒼白等表現,那么就有理由懷疑是胃痙攣導致的。 二、采集病史: 倘若患者之前患有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病癥,且出現了前述相關癥狀,往往可以初步判定為胃痙攣。 三、體格檢查: 要是醫生在觸診時察覺到患者上腹部發硬,并伴有顯著壓痛,那么結合相關癥狀和病史后通常能夠明確對胃痙攣作出診斷。 此外,還能進行實驗室檢查。當身體出現不適癥狀時,建議及時前往醫院就診,遵循醫囑完善相關檢查,必要時進行規范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胃痙攣的確診主要通過臨床癥狀、病史采集、體格檢查等方式,必要時還可借助實驗室檢查,出現不適需及時就醫檢查和治療。
2025-04-16 11:02:51 -
急性腸胃炎手術嗎
急性胃腸炎是內科疾病,通常無需手術治療,需依據病情實施相應處理。 一、急性胃腸炎屬內科病,一般不必手術。但要明確引發原因,若是因食用不潔食物導致,飲食方面就需多加留意,適宜進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如面條、粥等。 1.若是輕癥的急性腸胃炎,可口服多潘立酮、鋁碳酸鎂、奧美拉唑等藥物。 2.若病情加重,則要給予解痙、抗炎、止瀉等措施,同時給予營養液以防止脫水并保持電解質平衡。 3.若是細菌感染引起,需加用抗生素。 4.若是病毒所致,需加入抗病毒藥。 二、所以,急性胃腸炎患者通常無需手術,要在注重飲食的同時配合藥物進行共同治療,而后逐步恢復。 總之,對于急性胃腸炎,要明確其所屬疾病類型及引發原因,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包括飲食調整和藥物治療等,以促進患者康復。
2025-04-16 1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