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宮
風府穴:督脈。行氣活血開竅。適應于頭痛、眩暈、咽喉腫痛、感冒、中風、癲狂、失音、頸部疾病、半 身不遂、精神病。
風池穴
膽經。調理氣血,疏風解表,通竅明目。風池穴適應于小兒頭痛、感冒、暑病、目眩、眼耳鼻病。
五宮
百會穴。督脈。陽經之首,醒腦、升陽、鎮靜,調理臟腑。適于頭痛、眩暈、神經衰弱、偏癱、癲癇、高血 壓、低血壓、腦 充血、胃及子宮下垂、久泄、脫肛。
九宮
神庭穴。督脈。活血止痛,安神養腦。適應于頭痛、淚出、眩暈、癲癇、昏睡、失眠、驚悸、鼻流清涕、嘔 吐、精神病、躁 狂。
四及二宮
頭維穴。胃經。頭痛、眩暈、眼痛、中風、癲癇、鼻塞。
揉耳后高骨
位置:耳后入發際,乳突后緣下陷中。操作:兩拇指或中指端揉,稱揉耳后高骨。有疏風解表的作用,主治頭痛,驚風,煩躁不安。
按摩手法
晚11時至上午11時由一宮開始按一二三到九的順序按摩,其余時間由九宮開始到一宮的順序按摩。按摩次數是凡單數是9的倍數,要順時針旋轉,2468宮是6的倍數逆時針轉。
九個穴位按摩后,再在一宮處加按9次,后在五宮(百會)處雙手疊壓順轉36次、逆轉24次。按摩結束后要搓手欲面,在家時要用熱水洗手。
五指并攏成梅花指,這樣按摩面積較大、很容易按摩到穴位上,要稍微用力、但不可用蠻力、有賬、痛、酸、麻感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