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后出現口干舌燥怎么辦
很多人在艾灸后會有反應,這就會以為是艾灸的副作用,其實不然,艾灸之后出現口干舌燥的現象很正常,這也是艾灸的一種反應,這種現象表明正在調整,陽不勝陰,這時要多喝白開水或者小米米湯。此時患者會覺得喉嚨異常干痛,這是病邪(寒邪)逐漸外發時的必然癥狀(病邪被到哪里,哪里就會出現西醫所謂的炎癥,此時許多中醫專家都會任認為灸過火了,會立即停止治療,使得功虧一簣)。
對于皮膚感覺遲鈍者或小兒,怎么調節施灸溫度
因為艾灸是對皮膚的刺激也比較大,因此我們需要了解溫度的變化,對于皮膚感覺遲鈍者或小兒,怎么調節施灸溫度?用拾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兩側,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皮膚,又能收到好的效果。也可以隔一會用自己的小指肚測試局部溫度。小孩可以觀察面部表情。
針與灸有什么區別
針只能通經脈,不能補元陽。灸在補元陽的同時也能通經脈。
針刺療法雖有“補瀉、迎隨”的道理,但一般只可以治療“不盛不虛”的癥狀;而灸不問虛實寒熱,都可以使用灸法。
不知道穴位能灸嗎
能,那里不舒服灸那里。中醫把這種方法叫阿是穴或天應穴。局部疼痛點必定是那里氣血經脈不通造成的,灸局部可以直接通經脈,調氣血,驅病邪。
艾味有害嗎
艾味無毒。人類用艾的歷史上萬年。現在研究表明,艾煙中對人體有益的成分有幾十種。而且,我在臨床中發現,艾煙對戒煙有非常顯著而快速的作用。
暖水袋或紅外線理療儀或電針能代替艾嗎
不能,艾燃燒時能產生特殊的短紅外線,滲透力是普通長紅外線的3到4倍,對人體的滲透力在10mm以上,能夠激活細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體特殊免疫力。艾灸同時具有自動找病位和通經脈的功能。中醫研究機構用其他藥材好其他各種物質各種物理化學方法射線等等與艾做對比研究,結果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完全替代艾。人類上萬年唯獨以艾為主做灸的原材料,自有原因。艾灸以打通作為根除慢性病終身病的基礎,唯一選擇只能是艾。
艾灸能夠做到延年益壽保健
艾灸穴位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氣海(位于腹正中線臍下1.5寸處)、關元(位于腹正中線臍下3寸處)。
分組
第一組,關元、氣海、左側足三里;第二組,關元、氣海、右側足三里。
方法
選準穴位后,點燃藥用艾條,分別對準第一組穴位,每穴懸灸10分鐘,以各穴位皮膚潮紅色為度。第二天用同樣的方法懸灸第二組穴位。如此交替懸灸,連續三個月為一個療程。休息一周,再繼續第二個療程。使用時注意力要集中,艾火與皮膚的距離,以受灸者能忍受的大熱度為佳。注意不可灼傷皮膚。
說明
關元、氣海、足三里是人體強壯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調整和提高人體免疫機能,增強人的抗病能力。成書于宋代的《扁鵲心書》中說:“人于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關、中脘,雖不得長生,亦可得百年壽。”特別是女士,艾灸此三個穴位后,神清氣爽,容光煥發,全身特別是小腹部十分舒暢(此種感覺一般要連續灸半個月后才明顯)。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艾灸補益養生的知識,這些知識能夠幫助你更好的使用艾灸養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多了解一些,只有了解這些關于艾灸的知識,才能夠更好的使用艾灸養生保健哦!希望大家都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