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代看,穴位有相對的特異性,又具有雙向調節作用,若經絡阻滯,則信息反饋障礙,導致雙向調節作用及機體自穩體系的紊亂,而出現各種病癥。微通法就是通過刺激穴位并用手法進行微調,來恢復機體的自穩調節機制,達到邪去正復的目的。
溫通法
溫通法是以火針療法為代表,包括溫針、艾灸等療法,此法給機體以溫熱刺激,好似冬春之季河面浮冰,得陽春之暖,而漸融之,河水通行無澀也,因其得溫而通,故名溫通。
火針古稱之燔針、焠刺、白針、燒針,如《靈樞·官針》:“九曰焠刺,焠刺者,刺燔針則取痹也。”《傷寒論》:“燒針令其汗。”它的施術是將針體燒白,然后刺入人體一定的穴位或部位,從而達到祛除疾病的目的。
火針具有針和灸的雙重作用。其一、針刺穴位,本身有調整作用,此同微通法;其二、溫熱屬陽,陽為用,人體如果陽氣充盛,則陰寒之氣可以驅除,即火針有祛寒助陽的作用。
而人身之氣血喜溫而惡寒,如《素問·調經論》:“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血氣遇寒則凝聚不通,借助火熱,得溫則流通。
火針主要適用于疑難病、頑固性病癥、寒癥等。
強通法
強通法的典型方法是放血療法,包括拔罐、推拿等療法。放血療法是用三棱針或其它針具刺破人體一定部位的淺表血管,根據不同的病情,放出適量的血液。
《靈樞·小針解》:“菀陳則除之者,去血脈也。”即指以放血療法祛除惡血,以達祛瘀滯、通經絡的作用。此法猶如河道阻塞,水流受阻,今疏浚其道,強令復通,故曰強通。
其作用機理,一方面,通過祛瘀以通經,因瘀血是病理產物,又可成為致病因素,若瘀血阻滯經絡,好的方法莫過于刺破血絡以瀉血祛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