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操作方法
首先溫補命門,方法同上。命門施灸后,再灸腎俞、大腸俞(以上穴位根據虛實辨證取穴)。背部穴位施灸后,實證便秘灸合谷、中脘、上巨虛。中脘灸2分鐘,合谷、上巨虛、灸3分鐘;虛證便秘灸中脘、氣海、關元、足三里。虛證便秘,前3次每日1次,后7次隔3日1次。10次后每周1次懸灸調理。實證便秘,每次整個施灸過程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每個穴位施灸時間不能過長,選穴和手法以瀉法為主。前3次隔日1次,后3次隔3日1次,以后每周1次懸灸調理。
5、注意事項
如果經常會便秘,那就應該多吃一下新鮮蔬菜,像韭菜、芹菜等都應該多吃,多吃含纖維素的蔬菜、米飯和水果,盡量少吃辛辣食物。如果是習慣性便秘者或年老體弱者,可以經常喝點蜂蜜茶,并養成良好的固定排便習慣。
艾灸出現問題如何處理
一般我們施灸之后都沒有反應,艾灸適合不同人使用,只要使用正確的方法施灸,基本沒有什么副作用,艾灸是一種非常綠色,安全的防治疾病的方法。而有些剛開始使用艾灸的人會有些反應,每個人可能都不同,根據我們的實際經驗,一千個人灸后會有一千種反應。大概歸納下有如下幾大類,這些都是我們艾灸調理中經常遇到的。
灸后上火
艾灸后上火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主要表現為口干舌燥、牙齦紅腫、頭暈等,很多第一次艾灸的朋友都會反應這個問題。尤其是在秋冬季艾灸,更容易上火。艾灸所擅長的是補陽,灸后體內陰陽暫時被打破,陽氣上延,即表現為上火的癥狀,一般為正常現象,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1、適當控制艾灸的火力和時間,可以根據自身體質虛寒的程度,靈活掌握艾灸的時間。體質虛寒重的,灸的時間也可適當延長。
2、灸前灸后多喝溫開水,艾灸屬火,可加速新陳代謝和體液循環,補充適當的水分很重要,以溫開水為宜。
3、若有上火的感覺,可以灸下涌泉、太溪或泡腳,可以引火下行。
4、艾灸時,注意適當休息,調整生活作息,以清單飲食為宜。
灸時出水汽
灸后起泡,有水泡和膿泡,大都是灸到一定程度寒邪外排所致,很多是灸后自己不知不覺起的(不小心燙傷除外)。泡破邪出,說明灸的有效果了。可以用針刺破,每天手拿艾條灸下,艾灸可以殺菌消毒,促進愈合,一般不用包扎。期間可能不斷有水排除,痊愈時間因人而異,一般一個星期到兩個星期之間,期間泡處不要見水。
皮膚灸出花斑或紅點
花斑的皮膚會紅一塊白一塊,紅點的可能帶有癢的感覺。花斑的多見些,為體內寒濕重所致,一般灸段時間都會消失,消失的同時,體質大都能感覺到改善。紅點的大多是體內寒濕過重,大都是灸一段時間后才出的,出紅點后,大都會逐步緩解。
灸后失眠或嗜睡
灸后失眠大多出現在艾灸的某個時段,大多是寒邪外排所致,有的會一休不眠,說不出的難受,不過過后,大都能感覺的已有問題的好轉。灸后嗜睡比較常見,灸后陰陽重新建立,體內正氣和邪氣會互相斗爭,而睡眠可以提供一個很好的戰場,有助于身體恢復,此時注意適當休息,不要晚上艾灸太晚。
結語:通過對上面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艾灸治療便秘的方法已經有了更多的認識,希望今天小編的介紹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便秘,除了使用艾灸之外,我們還應該注意飲食,經常鍛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