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搖法
醫者一手抓住患者肢體的遠端,另一手扶住被搖的關節(肩關節、腕關節、髖關節),以該關節為支點,作肢體大范圍的環形往復搖動。具有滑利關節、松解粘連、恢復關節功能的作用。多用于半身不遂、肢體麻木以及肩周炎等。
9.捻法
以拇指與食指、中指或食中指相對,捏住患者的手指或腳趾,作搓揉的動作。具有理筋通絡、滑利關節的功效,多用于半身不遂、頸椎病,以及指端麻木疼痛等癥。
10.點法
以指端、指間關節或肘部按壓在患者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漸用力下壓。常用于脘腹部、背腰部和四肢。具有溫通經絡、調理臟腑、活血止痛的功效。適用于肚腹疼痛、四肢疼痛等癥。
11.抖法
以雙手握住病人肢體的遠端,用力作快速、連續、小幅度的上下顫動。具有通經絡、理筋骨、利關節的作用。常作為推拿的結束手法使用。
12.拍法
以手五指微曲,形成空心虛掌,稍用力在病人的患處作拍打動作。常用于頸肩、腰背、四肢。具有疏理氣機、活血通絡的功能。
推拿又稱按摩,古稱"按蹻",是我國傳統的攝生 保健 方法之一。運用手和手指的技巧,按摩人體一定部位或穴位,從而達到預防,保健目的的 養生 方法,叫做推拿養生。
推拿養生的作用
推拿養生主要是通過對身體局部刺激,促進整體新陳代謝,從而調整人體各部分功能的協調統一,保持機體 陰陽 相對平衡,以增強機體的自然抗病能力。達到舒筋活血,健身,防病之效果。
推拿的保健作用
(1)疏通經絡
《 黃帝內經》里說:“經絡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說明按摩有疏通經絡的作用。如按揉足三里,推脾經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功能等,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按摩主要是通過刺激末梢神經,促進血液、淋巴循環及組織間的代謝過程,以協調各組織、器官間的功能,使機能的新陳代謝水平有所提高。
(2)調和氣血
明代 養生 家羅洪在《萬壽仙書》里說:“按摩法能疏通毛竅,能運旋榮衛”。這里的運旋榮衛,就是調和氣血之意。因為按摩就是以柔軟、輕和之力,循經絡、按穴位,施術于人體,通過經絡的傳導來調 節全身,借以調和營衛氣血,增強機體健康。現代醫學認為, 推拿 手法的機械刺激,通過將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的綜合作用,以提高局部組織的溫度,促使毛細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環,使血液粘滯性減低,降低周圍血管阻力,減輕心臟負擔,故可防治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