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太極拳教學是楊式40式太極拳,本套楊式是在傳統的太極拳基礎上,本著更好的發揚太極的精神也創編而成,共四十式。動作舒展流暢,剛柔并濟,似高山流水,連綿不絕,一招一式都體現出了太極的風范。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楊式太極拳在練習方法上注重突出整體性、連貫性、圓活性和內外身心的統一性,動作簡潔,練法簡易,沒有明顯發力,縱跳動作,簡單易學,動作具有姿勢舒展簡潔,動作均緩柔和,輕靈沉穩,結構嚴謹剛柔,渾厚莊重的特點。很受太極愛好者們的喜愛。
拳譜
01、起勢
02、攬雀尾
03、單鞭
04、提手上勢
05、白鶴亮翅
06、摟膝拗步
07、手揮琵琶
08、搬攔捶
09、如封似閉
10、斜飛勢
11、肘底捶
12、倒卷肱
13、左右穿梭
14、左右野馬分鬃
15、云手
16、單鞭
17、高探馬
18、右蹬腿
19、雙峰摜耳
20、左分腳
21、轉身右蹬腳
22、海底針
23、閃通背
24、白蛇吐信
25、右拍腳
26、左右伏虎勢
27、右下勢
28、金雞獨立
29、指襠捶
30、攬雀尾
31、單鞭
32、左下勢
33、上步七星
34、退步跨虎
35、轉身擺蓮
36、彎弓射虎
37、搬攔捶
38、如封似閉
39、十字手
40、收勢
久練太極拳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體會:練習太極拳有助于人們的身體姿勢,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的協調平衡。練功主要環節是調心(意識鍛煉)、調息(呼吸鍛煉),調身(姿勢鍛煉)所組成。三者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的。調心在三者之中起著主要的主導作用,三者在意識的主動控制下,發揮整體功能作用。
太極很注重內氣的練習,由于每個人的敏感程度都不相同,因此練習內氣的機制很復雜,至今沒有完整的一套訓練的方法和解釋。
其實一個人的生命活動,離不開大自然環境和周圍的社會環境,大自然環境的寒熱、暑濕經常處于變動之中,社會環境的世態炎涼、人情冷熱、利害沖突也不可避免地隨時在變遷。
然而如果我們仔細的觀察,人體的一些基本生理指數,如體溫、脈搏、呼吸頻率,經常處于一種相當穩定的狀態。如果這些指標超出正常范圍,便標志著人體可能巳經轉入病態,嚴重者可以導致死亡,這種相對穩定的狀態,不但是人體生命活動所賴以實現的,而且是人體各個器官系統相生相克進行反應的結果。例如當皮膚出汗多的時候,腎臟排尿量便減少,這種可以自動調節的穩定狀態,生物學者稱作“穩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