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鵪鶉肉片成厚0.2厘米的片與蝦仁分別放入雞蛋清1個,濕淀粉各10克上漿;
8.炒鍋置中火上,倒入花生油,燒至四成熱時,將鵪鶉肉片、蝦仁分別過油撈出備用;
9.炒鍋內留油30克,放蔥末、姜末炸出香味,用黃酒15克一烹,加入清湯100毫升、海參、蝦仁、鵪鶉肉、冬菇、冬筍、火腿、青豆、精鹽3克,燒開后打去浮沫;
10.用濕淀粉30克勾芡,淋入雞油,盛在鵪鶉蛋上即成。
營養解析
鵪鶉蛋:鵪鶉蛋的營養價值不亞于雞蛋,豐富的蛋白質、腦磷脂、卵磷脂、賴氨酸、胱氨酸、維A、維B2、維B1、鐵、磷、鈣等營養物質,有補益氣血、強身健腦、豐肌澤膚等功效,但應該指出的是鵪鶉蛋是禽蛋中膽固醇含量高的,不可多食。
海參(水浸):海參含膽固醇低,脂肪含量相對少,對高血壓、冠心病、肝炎等病人及老年人堪稱食療佳品,常食對治病強身很有益處。海參含有硫酸軟骨素,有助于人體生長發育,能夠延緩肌肉衰老,增強機體的免疫力。
蝦仁:蝦仁營養豐富,肉質松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后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蝦肉中含有豐富的鎂,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于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蝦肉還有補腎壯陽,通乳抗毒、養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氣滋陽、通絡止痛、開胃化痰等功效。
鵪鶉肉:鵪鶉肉適宜于營養不良、體虛乏力、頭暈、腎炎浮腫、瀉痢、肥胖癥、動脈硬化癥等患者食用。所含豐富的卵磷,可生成溶血磷脂,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阻止血栓形成,保護血管壁,阻止動脈硬化。磷脂是高級神經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具有健腦作用。
皮肌炎吃什么
黃燜仔鵝
制作方法
1.將鵝肉洗凈,瀝干水,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
2.仔姜洗凈去皮,切成小菱形片;
3.鮮紅椒洗凈,去蒂去籽,切成小薄片,待用;
4.炒勺置旺火上,放入熟豬油(75克)燒至八成熱,先下嫩姜炒幾下,再下鵝肉煸炒;
5.待煸干水,烹入黃酒,繼續煸炒3分鐘,放入醬油、精鹽(1.5克)炒勻,再加入蒜瓣、肉清湯(500克),燜20分鐘,鵝肉即柔軟,盛入大碗;
6.炒勺內打底油燒至六成熱,放入鮮紅椒、精鹽炒熟,再倒入鵝肉,放入味精,用濕淀粉調稀勾芡,顛翻幾下,出勺裝盤,淋芝麻油即成。
營養解析
鵝肉:鵝肉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B族維生素,煙酸,糖。鵝蛋含蛋白質,油脂,卵磷脂,維生素,鈣、鎂、鐵等。鵝肉蛋白質的含量很高,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并且脂肪含量很低。鵝肉營養豐富,脂肪含量底,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利.根據測定,鵝肉蛋白質含量比鴨肉、雞肉、牛肉、豬肉都高,賴氨酸含量比肉仔雞高。鵝肉味甘平,有補陰益氣、暖胃開津、祛風濕防衰老之效,是中醫食療的上品。同時鵝肉作為綠色食品于2002年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21世紀重點發展的綠色食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