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優生角度考慮,懷孕婦女身體營養失衡會帶來胎兒發育所需的某些營養素短缺或是過多,于優生不利。因此,婦女在懷孕前應當對自己的營養狀況做一全面了解,必要時也可請醫生幫助診斷,以便有目的地調整飲食,積極貯存平時體內含量偏低的營養素。
如體內缺鐵,可進食牛肉、動物肝臟、綠色蔬菜、葡萄干等;缺鈣可進食蝦皮、乳制品和豆制品等。同時要加強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各種豆類、蛋、瘦肉、魚等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瓜果、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孕前夫婦可以根據各自家庭、地區、季節等的情況,科學地安排好一日三餐,在保證營養的同時,也注意不要營養過剩,一味多食會造成孕婦體重過重,增加行動負擔,甚至導致難產。
此外,睡前的3個小時盡量不要再進食,以免影響到消化和睡眠;盡量少攝取含糖飲料以及甜點;可食用纖維含量多的食物,如糙米、全麥食品,促進腸胃蠕動,降低熱量的吸收。
重視飲食衛生,防止食物污染。應盡量選用新鮮天然食品,避免服用含食品添加劑、色素、防腐劑等物質的食品;蔬菜水果應充分清洗干凈,必要時可以浸泡一下,以避免農藥污染;盡量飲用白開水,避免飲用咖啡、飲料、果汁等飲品。
平時我們可能有很多嗜好,比如有的人喜歡吸煙、飲酒、食用辛辣或高糖食物等。這些嗜好在平時似乎不是什么問題,但對于計劃懷孕的夫妻而言,這些嗜好就會成為健康懷孕的嚴重障礙。
因此在懷孕前應終止這些不良嗜好,如過量食用辛辣食物一方面會加重孕婦的消化不良和便秘或痔瘡的癥狀,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孕婦對胎兒營養的供給,甚至增加分娩的困難。對于準備做父親的男子來說,其飲食對孩子將來的健康也至關重要。
有研究顯示,男性體內葉酸或維生素C水平過低,會導致精液濃度降低,精子活力減弱。基于這一點,有關專家建議,為了生育一個健康聰明的孩子,男子在計劃做父親時,就應該多吃綠葉蔬菜、水果和粗糧。這些食物中葉酸和維生素C含量都很高。如果不能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葉酸,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葉酸藥品和維生素。
孕前飲食搭配
飲食療法目前發展完善。在所有食物中,糙米等全麥食品富含微量元素鋅,能提高男女性能力和生育能力,而包括鮭魚在內的魚類含油較多,可以平衡激素水平,也利于生育。
研究顯示,奶制品中的半乳糖和豆制品中的雌三醇有可能影響女性正常排卵,盡管缺乏進一步證據,專家仍然建議,受孕困難的女性應適當減少其攝入量。
還應減少吃以下幾種食物
1、臘肉、香腸、咸魚等各種腌制品
因為其中有微量的亞硝胺致癌物。這樣可以減少體內的“解毒”、“排毒”壓力,讓肝臟和腎臟能好好休息,以便在有寶寶之后能承擔重大任務。各種咸菜、咸甜口菜肴和其他過咸食物也要少吃,養成清淡口味習慣,減少孕期浮腫和高血壓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