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筋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不要太狠;二要做好準備活動。”姜良鐸提醒。同時,也不要因為感覺被拉的部位麻、酸痛而輕易放棄。
叩齒
不同牙齒分別叩輕合雙唇,上下牙齒輕輕地相互叩擊,次數不限,一般以30次為佳。因不同的牙齒不長在同一平面上,為使每個牙齒都能叩擊上,叩擊時可按不同牙齒分別叩擊,先叩擊臼齒(大牙),然后再叩擊門牙、犬牙,輕重交替,節奏有致,不要做左右摩擦。
注意:下頜關節紊亂的人不適宜用此法,可能會加重癥狀。18歲以下青少年,由于其牙齒可能發育尚未完全,不宜做叩齒動作。已患牙病者叩齒力度不宜過大,防止牙齒進一步損傷。這里建議可改叩齒為咬齒,其用力刺激的程度減輕很多。具體做法是:牙齒輕輕咬實,漸咬漸齊,每天3次。
吐字
讀字一定要發聲吐字,又稱六字吐字訣,是一種以調息為主、先呼后吸的健身方法,旨在通過吐氣時發出的“噓、呵、呼、呬、吹、嘻”這六個字的音,再配合吸氣,達到鍛煉內臟、調節氣血的目的。
讀字時一定要發出聲來。呼氣同時收腹、提肛、縮腎、斂臀,體重移至足跟;吸氣時小腹自然隆起,舌尖頂上腭,做到呼有意、吸無意。用鼻緩慢長吸氣后,再用嘴讀下個字訣吐氣。
中醫保健,晨起叩齒60次能長壽
古語說:“百物養生,莫先口齒。”可見養護牙齒在養生中的地位。傳統的中醫養生保健方法就有叩齒法?!缎摭X要旨》中說:“每晨醒時,叩齒三十六遍,可使人長壽。”
叩齒不是隨便咬咬牙就可以,正確的叩齒需要有時間、數量、力度上的控制,同時要注意口腔清潔,方法不當反而損傷牙齒。具體的操作方法是:每天清晨,全身放松,嘴唇微閉,把牙齒上下扣合,先叩臼齒(即后槽牙)30次,再叩前齒30次,睡前也可再進行一次。
叩齒可以使牙齒堅固。明代醫家張介賓在《景岳全書》中記載了他的叩齒經驗,“余每因勞因酒,亦嘗覺齒有浮突之意,則輕輕咬實,務令漸咬漸齊,或日行一二次,或二三次,而根自固矣。”另外,中醫認為“腎主骨,齒為骨之余”,因此每天早晚叩齒,能夠強腎固精。
叩齒的力度要根據牙齒的健康狀況量力而行。老年人牙齒松動,不可用力過猛、頻率過快。另外,口中有食物時不宜叩齒,以免加重牙齒磨損。
叩齒法簡便易行,但見效比較緩慢,只要持之以恒,擁有一口健康堅固的牙齒不是難事。
結語:由此可見,養生不是非要做什么復雜耽誤時間的事情,其實還是很很多和日常生活有關的簡單療法的,既省時省事,長期堅持的話,效果還非常的好,同時也沒有什么副作用。叩齒的好處是非常的多的,更能使我們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