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免疫療法
正在研究的活卡介苗,卡介苗是一種用來預防兒童結核病的預防接種疫苗。接種后可使兒童產生對結核病的特殊抵抗力。由于這一疫苗是由兩位法國學者卡邁爾與介蘭發明的,為了紀念發明者,將這一預防結核病的疫苗定名為“卡介苗”。目前,世界上多數國家都已將卡介苗列為計劃免疫必須接種的疫苗之一。
卡介苗接種的主要對象是新生嬰幼兒,接種后可預防發生兒童結核病,特別是能防止那些嚴重類型的結核病,如結核性腦膜炎。加死麻風菌的特異免疫治療可與聯合化療同時進行。其他如轉移因子、左旋咪唑等可作為輔助治療。
3、麻風反應的治療
酌情選用反應停(酞咪哌酮)、皮質類固醇激素、氯苯吩嗪、雷公滕、靜脈封閉及抗組胺類物物等。
蝮蛇粉治療麻風反應(試用旅順小竜島蝮蛇粉治療麻風反應的初步報告 旅大麻風療養所-金鞏)
用法及用量
將活蝮蛇殺死,用干燥箱干燥后,研成粉末,每次5克至10克,入睡前用本地產之12度黃酒,適量作引頓服送下入睡發汗,連服三至四日即可。在服藥期間大量補充液體(大量飲水或靜脈皮下點滴輸液500至1500毫升)解毒。
療效觀察
共試用15例各型各類之桔食性反應當中,亞急性反應5名,急性反應5名,慢性反應5名。反應癥狀消沒者12例,反應癥狀進步好轉者2名,無效者1名,詳見下表。
討論
麻風反應是麻風病惡化的基礎,如使麻風病得到治癒收效,必須抑制麻風反應之發生,在從事麻風治療工作上,頗感袖手無策的是麻風反應的治療,麻風反應之處置不當,終后形成殘廢和死亡,同時也是病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寧愿自殺,幾年來筆者試用過,封閉療法,針灸療法,補液療法或運用多種多樣的對癥藥物治療,如鏈霉素,青霉素,金霉素,酒石酸銻鉀,氯化鈣,葡萄糖,硫酸鎂各種止痛藥物,皆不能得到滿意的收效,關于神經性反應的處置,本院試用維生素B12得到超出于封閉療法的收效,對結節性反應則收效不大,但試用了蝮蛇粉抑制結節性反應,得到顯著效果。
蝮蛇屬一種毒蛇,旅順小竜島蝮蛇毒液,經本人培 養結果,屬一種神經性出血毒,該蛇之毒液0.1克齧咬人體可致死亡,以1克之毒液可毒死一千只兔子或三萬只鴿子,蝮蛇每次可分泌毒液0.02至0.04毫克左右。
關于蝮蛇毒液結晶體之毒性作用,本人正在以動物試驗中,根據筆者在臨床上試用蝮蛇粉抑制麻風結節性反應收效是顯著迅速,服用簡便,從未發生惡化和不良反應。
蝮蛇粉的作用與機轉,是否由于毒液結晶體之毒素而抑制了組織內麻風菌分泌的毒素或與組織壞死毒素的抑制作用,另可考慮Taurin結晶體的作用,日人勝呂清一氏,曾在剝皮風干之蝮蛇,一一試驗其成份于脂肪中發現,拍爾迷真及斯臺亞林之混合物,叉用酒精浸后,發現有Taurin結晶體(C2H7NSO2)是否由于蝮蛇粉中之Taurin結晶體有抑制組織毒素反應,尚須進一步探討。
蝮蛇粉治療麻風病之文獻頗少見,溫習中醫文獻中可探討蛇粉在各種制菌方劑中皆屬主藥,根據旅順小竜島居有拾萬條以上的蝮蛇,必須進一步大量利用于治療麻風病,是我們從事麻風病工作者的當前研究任務,關于運用蝮蛇粉抑制麻風結節性反應15例當中,反應癥狀消失者12名,進步好轉者2名,無效者1名,根據這個療效經驗,茲將5個病例不配合任何制菌藥物,以單純蝮蛇粉定期口服試用,并在臨床檢菌病理方面進一步做3療效觀察,以總結蝮蛇粉的制菌作用,待后次追補報告。
4、并發癥的處理
足底慢性潰瘍者,注意局部清潔,防止感染,適當休息,必要時須擴創或植皮。畸形者,加強鍛煉、理療、針灸,必要時作矯形手術。足心部受壓和摩擦較少,其瘢痕切除后可用中厚皮片修復。
但足跟及足掌部則因受壓大、摩擦多,其深在的瘢痕或慢性潰瘍切除后的創面,如用不耐壓的遠位皮瓣或皮管修復,術后容易形成慢性潰瘍,因此宜盡量應用足底的局部旋轉皮瓣修復。由于足底皮膚血運較差,彈力又小,在設計皮瓣時要注意大小適宜,長、寬比例不要大于1∶1,否則皮瓣容易發生壞死。為預止愈者后復發,常采用氨苯砜作鞏固治療,LL及BB,需長期甚至終身用藥;對TT,需3年以上。
治愈標準
臨床治愈標準LL及BB:皮損消失,近一年內神經干無壓痛和一年內無麻風反應連續12個月查菌陽性,組織病理無麻風性改變,抗酸染色陰性。TT:皮損消退,近一年內神經干無壓痛,感覺恢復或部分恢復。
一年內無麻風反應,3個月查菌一次,連繼4次陰性,組織病理無麻風性改變。未定類:查菌陽性者與LL同,查菌陰性者與TT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