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心腦血管疾病吧,心腦疾病患者在平時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細節還是非常多的。專家告訴我們,夏天是心腦疾病的高發疾病,心源性猝死的病人也特別多。因此,在夏季,我們應該做好養心的工作。那么,在夏天我們該如何養心防猝死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劉紅旭,1963年1月出生,漢族,大學文化,中共黨員。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心血管科主任,內科教研室主任,主任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1999年開始擔任北京中醫醫院急診科主任,2003年擔任北京中醫醫院心血管科主任,2005年擔任內科教研室主任。
2005年任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臨床醫學院內科教研室主任。先后承擔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診斷學、中醫內科學、中西醫結合內科學、中醫急診學等課程的教學任務數百學時。培養研究生多名。
夏季猝死的一大誘因
夏天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心源性猝死的病人也非常的多。
其中,本身就患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是造成猝死的主要內因,不過外部環境也會誘發猝死。比如高溫,同樣會加重心臟的負擔。
夏天氣溫增高,人體血管隨之擴張,血流量增大。而心臟為了跟上新陳代謝的步伐就會加大泵血量、加快泵血速度,這容易造成心臟超負荷“運作”,加大了心源性猝死的發生率。
除此之外,夏天有很多人由于劇烈運動而使身體產生大量的汗液,造成體內的水分和鉀、鈉等丟失。
特別在低鉀狀態下,容易觸發惡性心律失常,甚至導致猝死,比如上述案例中的許某。如果人體處于疲勞、緊張的情況下,突然的劇烈運動就是“加速劑”,尤其是本身就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基礎病的患者。所以,這類人群夏天防猝死,就要注意心臟檢查,控制住疾病才能不影響正常生活。
1.超聲心動圖
超聲檢查可以了解人體左、右心房有沒有變大、變小,心臟瓣膜有沒有缺損。
2.心電圖
心跳突然變太慢、太快或時慢時快,快速準確的檢查就是做心電圖。嚴重心律失常患者,還可以佩戴24小時動態心電圖(Holter檢查),有助詳細了解心臟的電生理變化。
3.冠狀動脈造影
冠狀動脈主要是負責給心臟輸送營養的,如果它出現了問題,就會發生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可以直觀地看到冠狀動脈血管的情況。
夏季養生
平和質(A型)
陰陽氣血調和,以體態適中、面色紅潤、精力充沛等為主要特征。性格隨和開朗。平素患病較少。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適應能力較強。
調養:這類人飲食要有節制,避免過冷、過熱或不干凈的食物,合理搭配膳食結構,少食過于油膩及辛辣之物。堅持規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并根據年齡及身體狀況等適度運動。
氣虛質(B型)
肌肉松軟不實、元氣不足,氣短懶言,以疲乏、氣短、自汗等氣虛表現為主要特征。性格內向,不喜冒險。易患感冒、內臟下垂等病;病后康復緩慢。不耐受風、寒、暑、濕邪。
調養:這類人注意多吃有益氣健脾功效的食物,如山藥、黃豆、白扁豆、雞肉、香菇、大棗、蜂蜜等。避免熬夜或過度勞累。尤其在夏天的中午應適當休息,保持充足睡眠。平時注意保暖,避免勞動或激烈運動時出汗受風;可做一些柔緩的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做操等,并持之以恒。
陽虛質(C型)
陽氣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溫、肌肉松軟不實等虛寒表現為主要特征。性格多沉靜、內向。易患痰飲、腫脹、腹瀉等病。耐夏不耐冬;易感風、寒、濕邪。
調養:這類人在飲食上,可多吃牛肉、羊肉、韭菜、生姜等溫補陽氣的食物,少吃梨、西瓜、荸薺等生冷寒涼的食物。注意保暖,尤其是后背、上腹、下腹和足底部位。夏季避免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間。天氣好的時候適當進行戶外活動,選擇一些舒緩柔和的運動,要避免出汗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