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多吃利脾胃、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山藥等。夏秋之際天還應常吃香菜、海帶、冬瓜等養脾開胃之品,以顧護脾胃。
不忘補腎
腎藏精主納氣,主骨生髓為先天之本。經常用一只手在前按摩下丹田、關元穴,另一只手在后按摩命門穴、腰陽穴。因這幾個穴位有助于養腎。
常吃核桃、枸杞、黑豆、芝麻以保腎。經常叩齒吞津,排小便時盡量前腳趾用力著地并咬住牙齒,以助保腎氣。
此外,還要注意六腑養生。平常多吃一些粗纖維的食物以刺激腸蠕動,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只有六腑功能正常,與臟腑互相作用,機體才能處于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
從“三高”患者到健康老人
不惑之年血脂高,天命之年血壓高,耳順之年血糖高,益壽延年有高招——手舞足蹈令五臟安和,珍藏字畫享其中趣味,親近自然覽山川勝跡。
年過八旬的李濟仁鶴發童顏,笑容可掬,待人親和。看他神采奕奕、思維敏捷,很難把這位健康老人和“三高”聯系起來。
然而,李濟仁卻笑稱:“不惑之年血脂高,天命之年血壓高,耳順之年血糖高,益壽延年有高招。”
平時多吃一些粗纖維食物以刺激腸蠕動,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只有五臟六腑功能正常,機體才能處于“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
珍藏字畫享個中趣味是第二招。李濟仁喜愛收藏字畫,樂此不疲。在他家中的墻壁上,懸掛著各種名人字畫,各具特色。
其中啟功先生的書法非常搶眼,“神存于心手之間”是對李濟仁人品和業醫的形象描述。繁忙工作之余,李濟仁端一杯清茶,小憩于紅木椅上,一一欣賞細品。
他說:“收藏字畫是一種高雅的文化活動,既能增長文化知識和品味,又能怡情養性,延年益壽。”親近自然覽山川名勝是第三招。李濟仁就是位精研岐黃筆耕不輟,而又親近自然、酷愛旅游的智者。
他不但踏遍家鄉的青山綠水,足跡遍布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還遠赴東南亞和歐美澳非等國旅游。書法家葛介屏先生特作對聯相贈,“登五岳名山足跡園林繼宏祖,精岐黃鑒古手披圖籍踵青蓮。”
中醫養生之道
中醫之道自然
中醫講究的就是順自然,對著自然,這個并不是說,我們什么都順著自然,而是指在醫理上都要尊重自然規律,都要順應自然規律。
任何一種生命的能量,都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所以,人,要注意養生,便可長壽。如果不注意養生,若違背自然做一些事情的話,那只能讓自己的生命更短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