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懷孕期間需要注意許多事情,才能確保自己和孩子健健康康。那么懷孕之后應該注意什么呢?如何保健?接下來由專家張建平為大家解答這個疑惑,告訴你孕期健康保健知識,趕快看看這期的廣東衛視健康來了視頻!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孕期保健6大誤區 你知道嗎
結婚后的生活少了一些戀愛時的激情,熱度慢慢趨于平和。這時如果條件允許,為兩人世界增加一個新成員的話,或許可以為這個小家庭帶來一些新鮮的養分,為兩個人的生活添加一份溫馨的活力。那么對于準備孕育或已經孕育寶寶的你是否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來迎接小生命的到來呢?又是否注意到懷孕期間一些容易忽略的問題呢?而對于一些營養方面的問題,準媽媽和準爸爸又是否真正的了解了呢?為了小寶貝健康的來到我們身邊,看看下面這些誤區你是否已經注意到了:
誤區一:懷孕前只需戒煙戒酒,遠離輻射……就夠了
由于缺少經驗,很多年輕的夫婦在準備懷孕前都會自然的想到要提前戒煙戒酒,認為這樣一來就可以孕育一個健康的寶寶了。殊不知一些平常生活中的惡習同樣會影響寶寶的發育健康。因此除了前面兩項需要注意,準媽媽和準爸爸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要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緒大幅度起伏。因為在雙方情緒及心理都比較平和時才更容易受孕。
2.注意保持身體健康,保持正常的生活節奏。只有擁有健康體魄的夫妻才能更好孕育健康的下一代。
3.有計劃地補充營養,為小生命的到來提前做好準備。準備懷孕的女性好在懷孕前有計劃地針對自身情況補充一些所需的營養素,例如葉酸、鈣等。為小生命提供一個理想的成長環境。
誤區二:懷孕了再開始補充營養
很多年輕的夫妻都是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得知小生命的到來,因此很多在孕前就要注意的問題根本沒有來得及準備。像現在大家都知道的在懷孕前三個月女性應該每天補充0.4毫克葉酸,因為葉酸對胎兒神經管發育非常重要,能減少新生兒神經管畸形風險。
不光是葉酸孕婦還要注意補充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元素。以保證生殖細胞的發育,為胎兒的到來做好充分準備。以上這些營養元素的補充好從懷孕之前3個月開始準備。
誤區三:通過各種藥物來補充營養
可以看到很多懷孕的女性每天要按時服用各種補充營養的保健品,例如:葉酸片、鈣片、以及含多種微量元素的保健類藥品。殊不知各種營養物質的補充都有不同量上的要求,盲目的服用不一定能帶來預期的效果。中國自古有“是藥三分毒”的說法,再好的“藥物”都有其不利的一面。因此建議懷孕的準媽媽們在服用任何藥物之前先要咨詢醫生的建議。
誤區四:食物越精細越好
很多孕婦在妊娠期都會有嘔吐、厭食等狀況發生,加上懷孕期間心理會比較敏感的原因。很多人在飲食上會認為越精細的食物對胎兒越好。中國人“民以食為天”,營養物質大多包含在各種事物當中,而像粗纖維這類可以幫助腸道健康的物質多包含在青菜及粗糧里。因此,為了自身營養的全面及胎兒的發育健康,準媽媽們一定要廣泛攝取食物,不要挑食造成營養失衡。
誤區五:補充營養越多越好
很多準媽媽們為了生出健康的寶寶,在懷孕期間不過以前苗條的身體,盡可能多的為自己補充各種營養。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帶來的危害準媽媽們又是否考慮到了呢?孕期過量補充營養首先會為準媽媽帶來身體上的負擔,體重過重會使身體行動不便,不利于孕婦自身的健康。再來就是會致使胎兒發育過大,造成孕婦難產等情況的發生,對寶寶的健康發育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合理的飲食對于孕期婦女尤顯重要。
誤區六:避免以上問題就足夠了
看過以上誤區,大都與懷孕期間食物及如何攝取有關。因此可以看出,在懷孕期間“吃”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只有足夠的營養才能滿足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準媽媽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這個即將來到身邊的小生命準備的。而現在還有很多準媽媽們為補充足夠的營養來滿足孕寶寶的生長發育在發愁。因此,為了保證準媽媽們自身打好基礎同時滿足孕寶寶的發育,很多營養專家建議孕期及準備懷孕的婦女通過食用“孕婦奶粉”來幫助滿足胎兒及自身的營養需求。孕婦奶粉通常是根據懷孕期間所需要的各種營養進行特別調配的配方奶粉。與嬰兒奶粉相似,孕婦奶粉里也會添加像鈣、鐵、鋅、及DHA等營養元素。隨著技術的發展,一些成熟的孕婦奶粉品牌里同時還添加了“益生菌”等物質,例如活性BL益生菌等。“產品里特別添加獨有的活性BL益生菌可以在增強嬰兒和懷孕女性免疫力及抵抗力的同時幫助他們更有效的吸收營養,同時經臨床實驗證明,食用過含活性BL益生菌的女性,有效地降低了胎兒出生后各種過敏癥狀,為寶寶提前撐起天然屏障”營養專家這樣說到。
因此,像某些品牌奶粉等好的孕婦奶粉其所含的鈣、鐵、鋅、葉酸及DHA等元素在保證滿足孕婦懷孕期間各種營養物質充足攝入的同時,其特有的活性BL益生菌還可以起到提早預防嬰兒過敏疾病等更好的作用。為了小寶寶們的到來,準媽媽還要有很多準備。但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夠面臨寶寶到來后的各種新挑戰。作為新時代的女性,一定要對自己,對寶寶負責。相信“有心”的媽媽們都會擁有健康快樂的寶寶,而健康快樂的寶寶一定會成為家庭中快樂的源泉。
整個妊娠期長達40周左右。在這漫長的日子里,孕婦除了定期產前檢查之外,在衣、食、住、行以至勞動、工作和休息等方面都要適當安排,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和胎兒的正常發育。
1、衣著
孕婦穿的衣服要寬松,式樣簡單而寒暖適宜。
2、飲食
孕婦需要增加營養,飲食要均勻,多樣化,易于消化,富于蛋白質和維生素,并且應多喝水以及挑選富含纖維素與果膠的蔬菜、水果、像芹菜、韭菜、蘋果、梨等,以利通便。妊娠后半期中,比較理想的膳食是每天用糧8兩-1斤,肉魚2-4兩,蔬菜1斤(多品種),雞蛋2-3個或豆制品2-3兩,植物油半兩,牛奶半磅,水果1-2個,每周加食黑木耳、紫菜、海帶一次。另外,還需補充一些鐵劑、鈣劑及維生素D,才能萬無一失。
3、睡眠與休息
孕婦需要充足的睡眠與適當的休息。晚上至少睡8小時,中午好休息片刻。均以側臥為宜,妊娠子宮往往右旋,左側臥便可糾正它的右旋而改善子宮胎盤血液循環,以提高胎兒的血供。
4、勞動
妊娠以后,應避免重體力勞動,可做些日常家務,但要注意避免腹部受撞擊,不提過重物件。
5、清潔衛生
懷孕期間,汗腺及皮脂腺分泌增多,陰道分泌物也增多。因此,應當勤洗澡、勤洗外陰、勤換內衣,以及保持體表清潔。
本期嘉賓介紹
張建平
男1959年1月20日生,廣東籍。1983年中山醫科大學畢業,留校在孫逸仙紀念醫院婦產科當住院醫師。1985年9月~1988年7月在孫逸仙紀念醫院婦產科讀在職醫學碩士研究生,1988年7月獲中山大學婦產科碩士學位。歷任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副教授和教授等職。2002年接任婦產科副主任、產科主任。
主要成就
現為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分會產科學組成員、廣東圍產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婦產科分會產科學組副主任委員。自 1983 年從事婦產科臨床至今已二十多年, 精于習慣性流產、不孕不育、早產、優生優育、產前診斷、高危妊娠監護、妊娠合并癥和并發癥的處理等。已指導碩士研究生近 30 人,培養大批專業技術骨干。他先后 主持和承擔廣東省衛生廳、廣東省科委( 胎兒宮內生長受限診斷標準與防治的綜合研究 )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妊娠高血壓疾病凝血相關并發癥的防治研究)等多項,均獲得了重要成果,在一些重要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
針對習慣性流產、頑固性不孕、多次試管嬰兒失敗等涉及的母體與胎兒間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和細胞因子表達等諸多環節深入研究,如 復發性然流產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 Fas 表達及其與 NK 細胞毒性的相關性研究 、 絨毛滋養細胞凋亡相關蛋白配體的表達 、 NK 細胞毒性、 T 淋巴細胞亞群等研究,對習慣性流產、頑固性不孕、多次試管嬰兒失敗患者進行綜合性免疫治療,增強母體對妊娠產物的容受性從而使其獲得良好的妊娠結局,成效顯著,保胎成功率達到 90% 以上。近來,針對自然流產及各種不孕患者的微循環血栓形成傾向,開展了血栓前狀態一系列基礎及臨床研究,在臨床診療中發揮了很有效的指導作用。 為不孕不育患者的診治帶來新思路,大大提高了保胎、受孕成功率。
參編《疑難婦產科學》、《小兒和青春期婦科學》等多部專著,還編寫《婦產科學》(本科教材第七版及研究生教材)。 連續多年承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女性生殖免疫學習班, 學員踴躍。 講授不孕不育及流產的基礎與臨床,如診斷方法、實驗室技術、孕前檢查方法、助孕方案、輔助生殖技術、孕后的安胎治療、主動及被動免疫治療、胎兒生長發育的監測、抗流產和早產等診療新進展、新經驗。 在《家庭醫生》等各種科普雜志上,連續發表相關專題,普及流產、不孕及生殖的相關知識。
根據習慣性流產和頑固性不孕的不同病因特點,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診療常規和別有特色的病房管理制度,安胎成功率高,吸引了國內外大批不孕不育患者前來就醫和住院,知名度較高,解決了這些患者多年致命的心頭傷痛。一位已自然流產十多次、瀕臨婚姻破裂和家崩潰的患者,在安胎成功后,感慨地說:“是他們使我成為母親,也拯救了我們的婚姻。在這里,習慣性流產已經不再習慣了”。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廣東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