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感冒”之五:乙型腦炎
會出現發燒、頭疼、咽痛和咳嗽等“假感冒”癥狀,流涕輕微。乙腦的流行季節與蚊子的肆虐期完全吻合,一般從5月起,到當年10月底止。病人在發燒、頭疼的同時,有惡心、嘔吐、嗜睡現象,7-10天后熱度才退,其他癥狀緩慢消退。主要的預防手段是接種“乙腦疫苗”,其次是滅蚊。
“假感冒”之六:急性腎炎
發病前2-4周常有上呼吸道炎癥和扁桃體炎癥,表現為咽痛、流涕、鼻塞及低燒,容易被誤診為感冒。“實際上,有一部分急性腎炎就是從感冒發展而來的。這在年輕人和小孩身上比較常見。病人經常會出現尿色深、泡沫多,有一些病人還有面部水腫。此時,好去醫院查個尿常規。
感冒了怎么辦? 冬季感冒用藥的10大養生提醒
目前正處在感冒的多發期,一般來說,小孩平均每年感冒約5~8次,成人每年患感冒約2~5次。許多人得了感冒后,常常不去醫院就診,而是自己去藥店買一些退熱止痛藥、抗菌素或中藥來治療。雖然有時可以使病程縮短,減輕癥狀,但也會帶來一些問題。愛美網健康告訴你感冒用藥有哪些學問。
■感冒的分期選藥
☆感冒早期,一般為起病的1~2天,此期大多有程度不同的過敏癥狀,如噴嚏、鼻塞、鼻流清涕、咽癢、鼻咽部不適、身冷、輕度惡寒或惡風。
此期治療原則重點是抗過敏,故應服用含有抗過敏成分的感冒藥為主。
☆發作期即起病后2~4天,癥見發熱、惡寒、體溫升高;咽痛、頭痛,全身關節或肌肉酸痛;輕度咳嗽、咯出白痰。
此時應及時改服解熱鎮痛類感冒藥,或加服抗病毒藥和抗感冒的中成藥,必要時配止咳化痰藥。
☆感冒后期,若發作期癥狀不能控制則易發生上呼吸道炎癥如咽炎、喉炎、扁桃體炎及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
此期除對癥治療外,還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治療。
■感冒的對癥選藥
☆只表現為鼻塞、打噴嚏、流鼻涕、流眼淚等感冒患者,可以選用含有抗過敏和縮血管成分的感冒藥,如新康泰克等;
☆只是單純的發熱頭痛而沒有其他癥狀的患者可選用只有解熱鎮痛藥的單方制劑,如布洛芬、撲熱息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