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棉的歷史
遠古時代的女孩兒們,要有"隨地取材"的絕技才能過活。穴居時代的女性,有時直接用海里的海綿,有時用草之類的東西作成衛生棉使用。古埃及人用軟化過的紙草葉子作衛生棉條,而希臘人用麻布包在木頭上,當作衛生棉條,但這非常不利于日常養生。
沒有衛生棉可以買的過去,女生們用自家干凈的碎棉布作成棉墊,用過之后再洗干凈,重復使用。以中國為例,中國婦女用一條長長的白色布巾,在月經來潮時放在身下吸收血液,更換后以清水加明礬清洗。這樣既麻煩又不衛生,難怪以前的女人都不太出遠門!古代人對于女人來月經基本上都認為是污穢所集,所以家里人都必須遠遠避開以免遭污穢之物.這樣以來女人通常呆在房中不再外出.房中放一馬桶和清潔之物,通常為干草、荷葉、材梗、紙、布、絲綢等根據不同朝代和家里經濟情況而定。
聽老人家說,古代人來月經是這樣處理的:
取干凈的布縫成一個長袋子(就像沒有衛生巾前媽媽輩用的叫月經帶的東東),然后,大姨媽來時,在袋子里裝上干凈的草木灰,臟了之后,把灰倒掉,把袋子洗一洗曬干,循環使用,非常環保! 而且灰是消毒的,所以古代人比較少婦科病。
20世紀初的時候,有些公司開始制造衛生棉,女生會用安全別針把衛生棉別在內褲上(不過如果別針蹦開了,后果不堪設想!),或者她們會綁個"月經帶"就像綁個麻煩的裹布,所以那時月經來的日子里,總是很不方便。
在1921年,美國金百利-克拉克(Kimberly-Clark)終于成功地制造出第一塊拋棄式衛生棉--靠得住(Kotex)。1927年嬌生公司又出品了摩黛絲(Modess)。
由于這兩家公司在拋棄式衛生棉的市場上擁有相當大的占有率,所以很多女性提到棉墊時,不是說靠得住就是摩黛絲。后來第一個拋棄式棉條-Tampax于1933年問世,一直到今天如我們所見,已經有許多選擇性了。而且在70與80年代的時候,還有一個大突破:自黏式背膠的衛生棉墊的發明,自此以后再也不需要別針或帶子啦!活在現代的女性真是幸福!
古代:利用自然產物,而且通常是坐著一直等到月經結束后。
近代:使用布,而且洗了再用。
現代:脫脂棉普遍的使用在醫界。
現今:衛生棉的出現,大量生產的時代。而現在大家所看到的衛生棉形狀,大概就是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1910年代。
史上簡單的治療痛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