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糖尿病合并低血糖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是指因為糖尿病導致的胰島素分泌下降,從而使血糖繼發性減少的疾病,臨床通過停用胰島素和降糖藥治療來使血糖恢復到正常值。
臨床表現:
a.交感神經興奮的癥狀和體征
因低血糖時機體釋放大量兒茶酚胺,臨床上可表現為出汗、心悸(心率加快)、饑餓、焦慮、緊張、面色蒼白、肢體震顫和血壓輕度升高等。血糖下降速度越快[血糖下降速度》1mg/(dl·min)或》0.06mmol/(L·min)],則交感神經興奮的癥狀越明顯。臨床上??梢娨恍┨悄虿』颊唠m表現為明顯的低血糖時交感神經興奮的癥狀,而血糖測定并不低,可能與其血糖下降速度過快有關。本組癥狀對低血糖缺乏特異性。
b.神經性低血糖癥狀
系因中樞神經,尤其是腦細胞,缺乏葡萄糖能量供應而出現的功能紊亂的癥狀。初為心智和精神活動輕度受損,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和思維混亂。繼之以中樞神經功能抑制為主的一系列神經精神癥狀,受累部位從大腦皮質開始,臨床可表現為視物模糊、復視、聽力減退、嗜睡、意識模糊、行為怪異、運動失調、語言含糊、頭痛和木僵等,一些患者可表現為抽搐或癲癇樣發作或肢體偏癱等不典型表現,后嚴重時可出現昏迷和呼吸循環衰竭等。血糖越低和血糖下降速度越慢,腦功能障礙的表現越明顯,如果未能察覺低血糖時交感神經興奮的警告癥狀或在神經性低血糖之前沒有交感神經興奮的癥狀,稱之為未察覺的低血糖(hypoglycemia unawareness)。
4、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系不同原因引起血乳酸持續增高和PH減低(《7.35)的異常生化改變所致的臨床綜合癥,后果嚴重死亡率高。
臨床表現:
輕癥:可僅有乏力、惡心、食欲降低、頭昏、嗜睡、呼吸稍深快。
中至重度:可有惡心、嘔吐、頭痛、頭昏、全身酸軟、口唇發紺、呼吸深大,但無酮味、血壓下降、脈弱、心率快,可有脫水表現,意識障礙、四肢反射減弱、肌張力下降、瞳孔擴大、深度昏迷或出現休克。
5、糖尿病血管病變
糖尿病的血管病變是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之一,這也是導致糖尿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見的血管病變有心血管病變,腦血管病變,腎臟、視網膜及皮膚的微血管病變等。
臨床表現:
a.高血壓
可有頭昏、頭痛,但有些病人無癥狀,僅體檢發現,但應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壓升高,如嗜鉻細胞瘤、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皮質醇增多癥、腎小球腎炎等。
b.心臟表現
可表現為胸悶、活動后氣促、心絞痛,嚴重者可表現為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心界可擴大,心率增快或固定,心音可低鈍,可出現心功能不全的表現:頸靜脈充盈,端坐呼吸,唇發紺,肝脾腫大,下肢水腫。
c.腦
可有失語、神志改變、肢體癱瘓等定位體征,伴腦萎縮可表現智力下降、記憶力差、反應遲鈍等。腦血管病變可表現定位體征及神志改變。
d.下肢
可有小腿、足部發涼、軟弱、困倦、行路不能持久,行路感乏力加重,休息2~3 min后即消失,以后可出現間歇性跛行。在行走一段路程后,小腿腓腸肌、足部酸痛,痙攣性疼痛。如繼續行走,疾病更為加重,而被迫停步,或稍稍休息后,疼痛能緩解。隨病變進展,可出現靜息痛,肢體疼痛等在安靜休息時出現持續性或間歇性加重,嚴重時,出現夜間和白晝持續疼痛與感覺異常。下肢患肢皮膚溫度可降低,皮膚顏色改變,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下肢潰瘍、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