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閑時找“玩”
我所從事的教師工作帶有一定季節性,特別是寒暑假,相對總要空閑一些。閑下來時,讀報刊、看電視、聽廣播,除了喜歡國內外時事新聞和各種談話節目以及娛樂節目,也很注意各種休閑動態:看到有好玩、好看的地方,我都會聞之而至,前往湊熱鬧,一享其中樂趣,一盡個中玩興,一次又一次收獲我所感受到的身體爽、精神爽、心情爽的“玩”效!
三是居家陪“玩”
平常居家陪外孫女嬉戲是我的又一大“玩”項。小家伙之所以沒大沒小地叫我“老頑童”,是因為,在她的心目中,外公壓根兒就是她的玩友、玩伴。腦筋急轉彎、捉迷藏、打乒乓球、射箭比賽、下五子棋、做模仿秀……輪著來。
其中玩得多的是一種叫“師生配”的游戲。這是她發明的。玩法是兩人互扮老師和學生,但大多數是她當老師,我當學生,由她上課、提問,后還要出卷考試,并且當場批改打分。我這個人自小見數字就頭大,可她偏偏老是考數學,批分也是鐵面無私,有一次竟給了我一個“鴨蛋”,當時真樂得她外婆在一旁竊笑,幸災樂禍地想看看我如何窘態百出,可我也不知怎的,此時此刻,卻興奮不已,快樂輕逸若天仙。
記得于光遠老先生說過:“人之初,性本玩”。這里我要補一句,“人至老”也“性本玩”呀!玩,可以令人娛心,可以讓人順氣;玩,可以助人養性,可以助人健身;玩,可以使人煥發青春,可以令人童顏不老;玩,可以帶來社會的和諧和家庭的和睦。此生何樂而不玩?
結語:從生活小習慣著手,再從心態做好調節,想老都沒那么容易!現在人生活壓力大,我們應該好好想一想如何再重獲開心了,這可比買房買車重要的多。(文章原載于《養生雜志》,作者:李淑賢、白生,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