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潤燥篇
推拿,一味潤肺良藥
“秋氣通于肺”,肺與秋天在五行中同屬于金,且也喜潤惡燥,若調理不當,各種呼吸系統的麻煩自然紛至沓來。這時候,除了多食用百合、枇杷、蜂蜜等具有滋陰潤肺功效的食物來調理外,中醫推拿按摩背部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背部是人體的督脈所在,與人體五臟六腑生理、病理反應有密切關系的背俞穴也位于此,它們都是臟腑經氣輸注的地方,即:心俞、心包俞、肺俞、肝俞、脾俞、腎俞、膽俞、胃俞、膀胱俞、三焦俞、大腸俞、小腸俞。而芳香堂健康養生館就是通過采用玉石刮痧、火罐、中草藥泥灸法,對這些位于背部脊柱兩側體表的穴位進行刺激,以達到舒肝理氣潤肺的功效,輕松解決“秋燥之氣”。
背部潤肺調理法
1、玉石刮痧
首先,手持玉石在頸椎向下至肩胛處刮50~100下;或刮胳膊上的肺經,從肘內關節的外側一直到大魚際處,兩邊各刮50~100下。可達到和肺氣、通利呼吸之功效。
2、火罐療法
接下來是拔罐,拔罐具有行氣止痛、祛風散寒、祛除肺熱、活血化淤的作用,能幫助人體排出濕氣、調理臟腑虛實。通過火罐刺激背部上焦區及肺俞穴。達到排出寒濕和潤肺的目的。
3、中草藥泥灸
后,將芳香堂健康養生館特制的中草藥泥灸涂于背部,并配以相應按摩手法,借助熱力溫壯陽氣、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將致病物排出體外,達到舒經活絡、行氣活血、調整臟腑、理氣潤肺的功效。
三大去火穴位實戰版
人體自帶三大去火穴位,每天經常按摩,可起到去火除秋燥的作用,正被秋燥困擾的朋友不妨一試。
內庭穴
內庭穴是足陽明胃經的滎穴。滎穴可以說是熱癥、上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腫痛、牙痛、腹脹、吐酸水等不適時,可以多按內庭穴。
按摩手法:內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間的縫隙交叉處,每天早晚用大拇指點揉100次即可。
太沖穴
太沖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個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由于它屬于足厥陰肝經,因此按摩此穴對肝火旺盛帶來的上火癥狀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沖穴上,稍用力就會感覺非常痛,說明肝火比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這個穴位。
按摩手法:在按摩太沖穴前,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后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即可。
總結:秋季養生想要去火,就趕緊按摩穴位進行實戰吧。秋燥的煩惱就可以解決了。(文章原載于《養生雜志》刊期:2012年第9期,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