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心臟病是一種慢性疾病,一旦患上將使你的工作生活都苦受其擾,所以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要運用科技的手段,來提前預測心臟病,預防糖尿病,保持健康的身體。
現代醫療科技的發展,讓很多疾病都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特別是心臟疾病,很多檢查如果運用得當,能避免不少悲劇的發生。近日,美國《預防》雜志上邁阿密大學米勒醫學院世界的心臟病預防專家亞瑟·蓋斯頓教授刊文,指出以下7種心臟檢查對預測心臟病極其重要。
C反應蛋白檢測。
C反應蛋白是炎癥的標志,正常者低于1毫克/升;當超過3毫克/升,說明體內有炎癥。如果多次抽血檢查均高于3毫克/升,說明該物質含量高不是由于普通的炎癥,而是心臟病的危險因素,需要進一步行鈣化積分評價或頸動脈超聲檢查了。減肥、多運動、他汀類藥物有助于降低C反應蛋白水平。
頸動脈超聲。
通過檢查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可預測心臟病。研究提示,頸動脈內膜厚度與冠心病有關,超聲檢查在血流受阻前就可以早期非常敏感地檢測血管病變,因為沒有射線,懷孕婦女也可行此檢查;如果動脈內膜厚度異常,說明心臟病風險也較高,需要調整飲食、多運動或服降脂藥、降壓藥。
冠狀動脈CT造影及鈣化評分。
蓋斯頓教授建議,如果你年過半百,此項檢查很有必要;有心臟病高危因素或者有家族史的人也應檢查冠脈鈣化情況;因X線有輻射,懷孕女性不能做。鈣化評分在400以上,說明未來10年內心臟病風險增高;評分超過1000,意味著1年內如果不治療,心臟病風險增加25%。評分超過200,可以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吃降脂藥等減少血管內斑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