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全息?所謂全息就是全部信息的意思。人體全息指身體的某一個局部都是全身的縮影,某一個陽性反應點都對應著相應器官的病灶信息。這個理論是山東中醫藥大學的張穎情教授發現并提出來的,這真是一個偉大的理論!
不但整個世界是全息的,生物體都是全息的,我們人體自然不能例外。由此聯想到我們的脈診理論:診脈為什么能對身體狀態做出診斷?也就是因為全息理論!正如難經所提出的問題:為什么脈診獨取寸口呢?為什么也就是那么一小段兒橈動脈能夠洞徹五臟六腑的病變?內經說:肺朝百脈。
一般都這么解釋為什么診脈獨取寸口,但終覺的缺乏說服力。但是如果你一聯系到全息理論,你就是恍然大悟的!人體是全息的,不僅橈動脈可以反應全身的情況,我們身體的任何一小塊組織甚至一個小小的細胞都可以反映身體的全部情況。診脈不僅有寸口診脈法,還有全身十二經脈的遍身診脈法。既然都可以反映全身的情況,而橈動脈又是方便的,因此其它的診脈方法就自然而然慢慢淘汰了;因此至難經時就診脈“獨取寸口”了。
我們古人是何其偉大!何其聰明!他們在兩千年之前就發現了這個規律并用之于臨床!那么我們古人為什么沒有單獨提出來這個理論呢?我們祖先完全明白這個道理。只是沒有按照我們現代人的思維方式表達出來而已。或許他們認為:整個宇宙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天人是一體的,人身是一個整體,這是古人的基本認識。難經解釋診脈獨取寸口的理論依據,不僅僅是內經上說“肺朝百脈”,還隱去了“全息”這個我們今天認為很偉大的、很具有創造性的而古人認為很樸素的理論,本來就是那么一回事情!
耳穴反映身體的情況,是靜態全息;脈診,是動態全息。
知道了耳穴的理論依據之一全息理論,那么第二個理論,中醫的藏象經絡學說,我就要少些廢話了,教材比我說得清楚得多。總而言之一句話:全身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都通過經脈和耳朵發生著直接或者間接的聯系。所以身體有什么毛病,耳穴可以診斷出疾病,反過來利用這些陽性反應點也就是耳穴也可以治療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