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需防“熱中風”
三伏天氣溫高,人體以較多的出汗來散發熱量,故體內易缺水。老年人生理機能減退,對外環境的變化適應性差,應激性和耐受力也低,而其體內水分比年輕人少l/3,對口渴的反應比較遲鈍,如得不到水分的及時補充,缺水將更加嚴重,易“脫水”。脫水的后果是血液粘稠,這對原來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心腦血管病等的老年人無異于“火上加油”,使流向大腦的血流受阻變緩,發生中風的幾率自然增高。也有文獻報道,除氣溫原因外,較低的氣壓也是誘發中風的因素。
預防“熱中風”,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重視原發病的防與治
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是引起中風的根源(據統計,90%以上的中風者患有高血壓),此類病人三伏天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應用相應藥物。
②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老年人不渴也要定時飲水,出汗多時,應喝淡鹽開水,以補充因出汗而丟失的鹽分。
③注意中風先兆
有中風史者,家屬要密切注意其表現,如頭昏、頭痛、渾身麻木酸軟、頻頻呵欠、出鼻血等,都是中風前兆。一旦出現,要立即臥床,保持安靜,避免緊張慌亂,盡快就近就醫。必須搬動時,要防止頭頸扭曲和晃動,頭要偏向一側,以防嘔吐而窒息。
④防暑降溫要適中
烈日當頭,好不要外出。必須出門,要戴帽以防太陽對頭部的直射。鍛煉身體應選擇陰涼通風處。要注意室溫應保持在25℃~28℃,特別是空調居室,室內外溫差不要太大,驟冷驟熱易誘發中風。飲食宜多吃新鮮蔬菜瓜果,早晚吃一兩碗綠豆稀飯。家中儲備一些必要的防暑藥物及自身相關病癥的控制和急救藥物。